每餐八分饱多服维生素———百岁教授郑集养生有道
时间:2024-10-1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郑集教授之所以能既寿且健,自是有一套独特的养生之道。
在饮食营养方面,他重视营养合理,荤素杂食,素食为主。多吃蔬菜,不吃动物油脂和肥肉,只吃植物油,少吃油炸、腌制食物和过辣、过咸和过甜食物。进餐定时,每餐只吃八九分饱,细嚼慢咽。他一向生活起居有常,尤到老年,饮食有节,饮食以“三低(低脂肪、低热量、低糖)、二足(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和易消化”为原则。他说:“除了经常吃些水果外,每天还要服些维生素片,具体服法是:每日两次,每次服用5种维生素:维生素A一万单位1粒;维生素B1,10毫克,1~2片;维生素B2,5毫克,1片;维生素C,100毫克,3片;维生素E,100毫克,1片。我不主张多服补品,而且对当前各种各样的‘营养液’持保留态度,我认为许多‘补品’是为赚钱骗人的。”
郑集教授有许多业余爱好。在他1980年出版的《我的回忆录》中是这样说的:“我一生喜欢劳动,青壮年时期忙于学习和业务,无特殊爱好。50岁以后,业余喜欢园艺,从事种菜、栽花、种树。60以后,注意体育锻炼。晚年(70以后)对古典文学渐感兴趣,尤喜读唐宋诗词,特别欣赏陆游、王维和南唐诗人的作品。兴来时也偶而写一点诗词自娱,对国画欣赏和旅游也有兴趣,每年寒暑假一般外出旅游一次。”
谈及生与死的关系时,郑老吟诵了他写的《生死辩》,诗中正是他抗衰老理论的总结。诗中写道:“有生即有死,生死自然律。彭古八百秋,蜉蝣仅朝夕。寿夭虽各殊,其死则为一。造物巧安排,人无能为力。勿求长生草,世无不死药。只应慎保健,摄生戒偏激。欲寡神自舒,心宽体常适。劳逸应适度,尤宜慎饮食。小病早求医,大病少焦急。来之即安之,自强应勿息。皈依自然律,天年当可必。”
“莫道朝霞美,更爱夕阳红。”郑集教授自知年老,但他却从来不去想那个“老”字,他把找事做,找苦吃当成一种乐趣,在他看来,这样的选择,当然还取决于自己的健康条件。
郑老说:“忘掉你的年龄,不服老,为科学献身,死而后已。且喜老来健,尚无颓废姿,天如假我年,还将再著书,这就是我一个百岁老人的追求。”
郑集,男,1900年5月生于四川,现年102岁,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一生致力于生物化学、营养学和衰老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熟悉英、德、法、俄等国文字,74岁又学日文,90岁始学朝文。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仅在80~90岁10年中发表的各种科学论文和科普文章就达72篇,出版专著7种,包括他的名著《衰老与抗衰老》。在年近百岁时,还主持修订了高等学校教材《普通生物化学》。现在虽年过百岁,依然思维敏捷,身体硬朗,正在编写《中国生物化学史》。
在饮食营养方面,他重视营养合理,荤素杂食,素食为主。多吃蔬菜,不吃动物油脂和肥肉,只吃植物油,少吃油炸、腌制食物和过辣、过咸和过甜食物。进餐定时,每餐只吃八九分饱,细嚼慢咽。他一向生活起居有常,尤到老年,饮食有节,饮食以“三低(低脂肪、低热量、低糖)、二足(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和易消化”为原则。他说:“除了经常吃些水果外,每天还要服些维生素片,具体服法是:每日两次,每次服用5种维生素:维生素A一万单位1粒;维生素B1,10毫克,1~2片;维生素B2,5毫克,1片;维生素C,100毫克,3片;维生素E,100毫克,1片。我不主张多服补品,而且对当前各种各样的‘营养液’持保留态度,我认为许多‘补品’是为赚钱骗人的。”
郑集教授有许多业余爱好。在他1980年出版的《我的回忆录》中是这样说的:“我一生喜欢劳动,青壮年时期忙于学习和业务,无特殊爱好。50岁以后,业余喜欢园艺,从事种菜、栽花、种树。60以后,注意体育锻炼。晚年(70以后)对古典文学渐感兴趣,尤喜读唐宋诗词,特别欣赏陆游、王维和南唐诗人的作品。兴来时也偶而写一点诗词自娱,对国画欣赏和旅游也有兴趣,每年寒暑假一般外出旅游一次。”
谈及生与死的关系时,郑老吟诵了他写的《生死辩》,诗中正是他抗衰老理论的总结。诗中写道:“有生即有死,生死自然律。彭古八百秋,蜉蝣仅朝夕。寿夭虽各殊,其死则为一。造物巧安排,人无能为力。勿求长生草,世无不死药。只应慎保健,摄生戒偏激。欲寡神自舒,心宽体常适。劳逸应适度,尤宜慎饮食。小病早求医,大病少焦急。来之即安之,自强应勿息。皈依自然律,天年当可必。”
“莫道朝霞美,更爱夕阳红。”郑集教授自知年老,但他却从来不去想那个“老”字,他把找事做,找苦吃当成一种乐趣,在他看来,这样的选择,当然还取决于自己的健康条件。
郑老说:“忘掉你的年龄,不服老,为科学献身,死而后已。且喜老来健,尚无颓废姿,天如假我年,还将再著书,这就是我一个百岁老人的追求。”
郑集,男,1900年5月生于四川,现年102岁,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一生致力于生物化学、营养学和衰老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熟悉英、德、法、俄等国文字,74岁又学日文,90岁始学朝文。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仅在80~90岁10年中发表的各种科学论文和科普文章就达72篇,出版专著7种,包括他的名著《衰老与抗衰老》。在年近百岁时,还主持修订了高等学校教材《普通生物化学》。现在虽年过百岁,依然思维敏捷,身体硬朗,正在编写《中国生物化学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