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你的喜怒才能有效养生
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现代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恨分明,我们不稀罕黏黏糊糊的中间状态,爱了就大声说出来,恨了就甩头离开。而且,这种强烈的性格特征是契合我们的养生之道的哦。因为,不论多么强烈的情感色彩,都要及时的说出来,不要让感情闷在心底,说出来的爱恨最后都会成生活中的一个笑脸,才能让我们在爱憎中享受更好的生活。
现代人养生要做到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但是不可过度,过度就会有损健康。
《内经》指出:“怒伤,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肺,怒胜恐。”
现代人养生要做到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但是不可过度,过度就会有损健康。
适当的喜,能“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可以消除因忧思所造成的“气机结滞”。但狂喜过度,就会“暴喜伤阳,乐极生悲”。常常有人因为大喜若狂,冲昏头脑,酿成不良后果,甚至导致猝死。
再如悲,有悲伤之事,如果大哭一场,就会发泄出来。但要是悲伤过度,就会造成生理功能紊乱,心跳不规则,严重者同样可以致病或昏厥。
所以人的情绪只有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才能稳定下来,保持平和,情绪过了头,心理会失衡,阴阳会失调,便上身了。
中医认为,消极的情绪如抑郁、、忧愁、悲伤、惊恐、怨恨、恐惧、愤怒、委屈、嫉妒等都是不良的情绪,生活中应尽量避免。
★怎么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呢?可以学学古人是怎么控制“七情”的。
(1)养生要“控怒”
《黄帝内经·素问》说:“怒伤”、“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古往今来,很多长寿之人情绪养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宽容大度,遇事不怒。
(2)养生要“戒躁”
急躁可以导致愤怒、忧愁、悲哀。中医理论认为,一个人思想上安定祥和、没有贪欲,体内的真气就和顺,精神也内守而不耗散,外界的邪气不能侵犯人体。
当一个人焦躁时,心理失控,削弱了人体的免疫功能,便“乘虚而入”。所以,身体弱、抵抗力差的人更应戒躁。
心情不好的时候,可用淋浴,因为人在淋浴时会产生一种阴离子,好似炎夏在山泉边沐浴一样心旷神怡。
(3)养生要“克悲”
春秋时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之间发眉皆白,悲伤过度真能导致如此大的变化吗?中医的情绪养生告诉我们,若不懂得克悲和节哀,过度伤痛果真会使人早衰或者早逝。悲伤时,不要独自咽泪,应当学会寻求安慰来避免对身体的影响。
(4)养生要“消愁”
古人曰:“衣食足则形乐而外实,思虑多则志苦而内虚。”告诫人们遇到令人忧愁之事时,应当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要杞人忧天、操心过度,心胸要开阔。“一笑失百忧”,经常看看喜剧片,听听轻音乐,逛逛公园,转移思虑,忘却愁事;用开朗、乐观的态度消解哪怕积累了万古的愁怀。何以解忧,唯宽心也。
★日常宽心小贴士
①运用渲泄法,一吐为快,讲出来,会觉得轻松一些。
②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将烦恼丢开,去做想做的事。
③到风景宜人的地方散步,或到知心朋友家作客,或参加自己喜爱的文娱体育活动。
④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新的生活目标,分散注意力,使生活有新的意义。
⑤帮助别人,可使你忘却烦恼。
⑥效仿古圣先贤言行,提高个人修养。退一步海阔天空,豁达人生,眼光看远一些,小事不必计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