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处理眼部外伤 急救方法勿入误区

时间:2024-10-20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生活中,我们都会很注意保护自己宝贵的双眼不受伤害。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意外是我们无法防范的,对于飞来横祸给我们的眼睛带来的伤害,大家是否知道一些关于处理眼部外伤的急救方法呢?我想多数人会感觉到手足无措吧。

要知道,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而错误的急救方法却只会加重损伤,延误病情,甚至导致失明,造成终生残疾。可见,认识到错误和学到正确的方法是同等重要的。

眼的结构

要掌握眼伤的急救方法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一下眼的结构。

最外面覆盖眼球的部分称为眼睑,即俗称的上、下眼皮。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又分三层:最外层我们所见到的白眼珠部分称巩膜;第二层为黑眼珠部分,叫角膜;在透明的角膜下面,我们可以看到位于中层的棕褐色的虹膜,它呈有孔圆盘状结构,圆盘中间那个孔就是瞳孔;与虹膜同在一层的是肉眼看不到的睫状体和脉络膜。眼球壁的最内层为视网膜。眼球内容物由前向后依次是透明的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急救对与错

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很多,处理也不尽相同,同时,人们在眼睛受伤后的一些下意识举动往往是错误的,会加重病情。下面就按致伤的原因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叙述一下应急的处理方法。

挫伤拳头、石块及球类打击,跌撞、交通事故是眼挫伤的常见原因。眼眶周围组织血管分布丰富,颜面部由于受到钝性打击,易造成皮下出血而出现青紫肿块。此外,钝力在眼球和球壁的传递也会引起多处间接损伤,引起眼内出血,眼眶骨折,角膜、巩膜破裂,视网膜脱落等。

常见错误:马上热敷。如果是一般的眼睑淤血或出血,受伤后切不可按揉或热敷,以免加重皮下血肿。

正确做法:眼挫伤后应先行冷敷,每天3~4次;出血停止后48小时开始热敷,每天3~4 次,每次15分钟。若出血的眼角有气肿,切忌擤鼻涕。如果发现患眼内有出血,或采取上述措施后疼痛不减轻、视力下降,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穿通伤大多由于儿童放鞭炮,以及刀剪、弹弓、玻璃等直接刺伤引起。可造成眼内组织损伤甚至脱出。特别是一些异物造成的角膜穿通伤,将大量细菌带人眼内,会发生眼内炎、全眼球炎甚至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发生这类损伤应立即送往医院。由于穿通伤常有眼内容物脱出的情况,此时,很容易出现一些急救误区。

常见错误:把内容物送回眼眶,或者用水冲洗。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行的,只会加重损伤或引起感染。 #p#副标题#e#

正确做法:应用大小合适的盖子,经开水等消毒后,盖住脱出的伤眼并包扎,迅速送医院急诊。同时伤员应尽量避免颠簸及低头动作,防止眼内容物进一步脱出。

异物伤眼异物伤也很常见。异物入眼后,伤眼有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结膜充血等,严重的可有角膜穿孔。

常见错误:用手揉搓。这样会加重损伤。

正确做法:用消毒的棉签浸生理盐水轻轻地搽去异物,然后点抗生素眼药水。若异物较深不能除去,则应请眼科医生进行治疗。

化学伤由化学物品的溶液或气体接触眼部所致。可分为酸性和碱性损伤两类。碱性损伤常由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由于碱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使化学物质很快浸入深层眼内,后果较酸性烧伤严重。

常见错误:捂住双眼,用手揉搓。

正确做法:无论酸、碱伤都应争分夺秒地现场冲洗眼部,用大量的清水或其他水源反复冲洗。有条件的,酸性烧伤用3%的小苏打水冲洗,碱性烧伤用3%的硼酸水冲洗。冲洗的时候应翻开眼睑,转动眼球,至少冲洗30分钟。也可将伤员头部泡入盆中,反复睁眼、闭眼,将异物洗净。冲洗后及时送往医疗单位。

以上就是处理眼外伤的几种常见错误以及正确方法。总的来说,大家应该首先强化保护眼睛的观念,同时,学习眼保护和急救的基本知识。在发生眼外伤时应沉着冷静,运用学到的急救知识自救,并及时到有条件的眼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正规的处理,减少感染和致盲等并发症。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NBA直播 NBA直播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