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发生地震时应怎样处理

时间:2024-10-20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点击进入地震专题

◆地震对人体的损害

伤亡概述 

  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 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四肢损伤约占人体受伤各部位的50%,并且常伴有周围血管和神经损伤。腹部损伤的发生率低。骨盆损伤多半有泌尿系统损伤。
  伤害中各种骨折占第一位,软组织损伤占第二位,挤压综合症是第三位。
  脊柱骨折约占骨折的1/4,其中30%-40%可并发截瘫。有相当数量是在搬运中截瘫加重。四肢骨折以闭合性为主。肋骨骨折的断端刺伤可造成气胸或血胸。
  人体肌肉受到强烈挤压,或被重压6小时以上,局部肌肉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分解物质进入血循环,导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这就是挤压综合症,死亡率极高。稍轻的也会影响以后的肌肉功能。
  休克和外伤感染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饥饿和缺水是地震死亡的原因之一。   

◆急救中自救互救很重要
  地震发生后第一位的事情是自救和互救,这样能赢得宝贵的时间,一般自救互救率为40%-80%。在废墟中挖出伤员首先要确定头部,快速、轻巧暴露头部,清除灰土,暴露胸腹部,如有窒息,应立即人工呼吸。不能强行硬拉。

◆急救原则
 1、排除窒息和呼吸道梗阻。 
 2、处理创伤性休克。
 3、处理完全性饥饿。
 4、外伤止血、包扎、固定。  

◆地震防护要点

▲家庭 
  家中应准备急救箱及灭火器,并告知家人所存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知道煤气(天然气)、自来水及电源如何开关。
  家中高悬的物品应绑牢,厨柜门闩宜锁紧。重物不要置于高架上,栓牢笨重家俱。
  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难处。 

▲学校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讲授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柜子及图书馆的书架应架以固定。 

▲办公室及公共场所
  经常检查防火和消防设备。
  规划有关紧急计划,并分别告知紧急情况及各人的任务以及应采取的行动。
  
▲室内
  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煤气(天然气)、自来水开关。  
  打开出入的门,随手抓个垫子保护头部,尽快躲在坚固家俱、桌子下,或靠建筑物中央的墙站着。

!切勿靠近窗户,以防玻璃震破。
!切记不要慌张地往室外跑。

▲室外
  站立于空旷处或骑楼下,不要慌张地往室内冲。  
  注意头顶上方可能有如招牌、花盆等掉落。 
  远离兴建中的建筑物、电线杆、围墙、未经固定的贩卖机等。
  若在桥上或地下道,应镇静迅速地离开。
  行驶中的车辆,勿紧急刹车,应减低车速,靠边停放,人身进附近骑楼下。
  若行驶于高速公路或高架桥上,应小心迅速驶离。
  若在郊外,远离崖边、河边、海边,找空旷的地方避难。

▲学校
  躲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上下楼梯。
  如在操场,远离建筑物。
  如在行驶中的校车,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办公室及公共场所
  注意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吊扇)掉落下来。
  办公室中躲在办公桌或坚固的家俱下或靠支柱站立,远离窗户。
  公共场所中,应小心选择出口,避免人群推挤。
  切忌急着冲出,请勿使用电梯。
  察看周围的人是否受伤,如有必要,予以急救。
  检查家中水、电、煤气(天然气)管线有无损害,如发现煤气(天然气)管线有损,轻轻将门、窗打开,立即离开并向有关责权单位报告。
  打开收音机,收听紧急情况指示及灾情报导。
  检查房屋结构受损情况,尽快离开受损建筑物,疏散时请使用楼梯。
  尽可能穿着皮鞋、皮靴,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伤。
  保持救灾道路畅通,徒步避难。
  听从紧急计划人员的指示疏散。
  远离海滩、港口以防海啸侵袭。
  地震灾区,除非特准,请勿进入,并应严防歹徒趁机掠夺。
  时刻注意余震的发生。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