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低”收入女性九大特征

时间:2024-10-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一、“低”收入习惯于忍受低收入

    “低”收入女性所以能接受收入较低甚至无法满足基本需要的工作,通常是因为这种工作能给她们带来“自由”。我记得在一次辅导课上,一位靠替人打杂(如修剪花木、照顾孩子、粉刷房子)谋生的女士说:“我一直觉得,高收入的工作意味着我得放弃自由,经常加班。”但实际上,她现在总在抱怨:“我不停地干活。总在干活,没别的。”

    高收入女性认为,报酬必须与工作时间相当。但“低”收入女性却很少想过(也不感兴趣)自己的收入也能高上去。高收入女性通常会选择收入更丰厚的职业,希望自己的工资水涨船高。“低”收入女性却连想也不敢这么想,不相信自己也可以挣上一大笔。

    这样的话我已记不得听过多少次了:“我也可以挣得更多?这个问题从来没想过。”我自己就对人说过这话。我那一代人都是如此。当时,可供我们选择的职业很大程度上还只限于护士、教师或打字员。即使是今天,大多数女性仍集中在收入很低的“粉领”行业。在这些行业里,低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一半以上的职业女性只能找到传统上多由女性来做的低收入工作,尤其是文秘和服务性行业。她们也许很少想过这样做是否明智,更没想过要向传统开战,目光短浅,任人摆布。

    有人说过:“脑子里想什么,眼睛看见什么。”锤子的眼睛,看见的肯定是钉子。“低子”收入女性的眼睛,看见的都是荆棘。  

    二、“低”收入女性总是低估自己的价值

    女性尤其容易低估自己,这也正是她们收入“低”于潜能的原因。在众多大学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同样一份实验室的工作,女性能够接受比男同事低得多的报酬。这一点不因女性前一份工作的收入高低而改变。其根源,按照某些学家的说法,是一种“压抑效应”。

    根据最新一期《美国心理学学会杂志》的定义,压抑效应是指:在社会上只占少数的人群,在社会精英层面前,往往容易低估自己。弱势群体会认为,自己的这种弱势地位是理所当然。看到优势群体(即)的优势时,女性会认为是本该如此,而不管这种优势是多么不公平。”“从来如此!”她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实际工作中,这个结论又被一再验证。她们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该拿那么多,所以容易接受较低的收入。

      三、“低”收入女性即使劳而不获也心甘情愿

    “低”收入女性常常付出了大量时间、知识和技能,最后一无所获。她们想也不想地去干一些没有分文报酬的活儿。她们对此太习以为常了,多半情况下,甚至意识不到这些工作竟是无偿的。

    “有好几年,我工作得非常努力,比现在一点不差;干得也很出色,比现在也不差,就是什么也挣不到。”金融顾问维多利亚·柯林斯回忆起以前当学前班老师的情形。“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我知道了,那是因为我是在白干,自己还傻乎乎的,不明白为什么挣不到钱。”

    现在的维多利亚与其他高收入女性一样,不会再让这类故事重演。她们在工作报酬问题上毫不含糊。当然,如果是公益性活动,她们也愿意义务奉献。但这与干活谋生是两码事。

    不幸的是,女性总体上还是大方的奉献者。社会则乐不可支而又急不可待地剥削着这些自愿者。这对女性提高收入是不利的,对女性增加自信更没有好处。

    我有一个剧作家朋友,总帮别人润色剧本。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从不收取报酬,她叹着气说:“我觉得自己没有信心张口要钱。”刚说完,她马上又补充道:“其实,老让我白干,我也挺烦的。”慷慨不已,必将形成恶性循环,把我们的价值贬得越来越低。

    四、“低”收入女性是蹩脚的谈判者

    要让“低”收入女性张口要钱,不论是要求加薪还是报价,她们总显得十分勉强。有的女性更是从未动过这些念头。有一位女士曾向我谈起她的经历:“我曾经问一位职业咨询顾问:‘请您替我想想,我最高能挣多少钱?’顾问的回答简单而直率:‘我看,你就去找工作,人家给你多少钱,你就拿多少。’”

    但在更多情况下,“低”收入女性是因为害怕而止步不前。“要是我提高报价,惹得他们哈哈大笑怎么办?”安妮说。她是从事书本装订工作的。她很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但收入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正为此而犯愁。她也知道自己报价太低,但感到无可奈何。“我又没受过正规培训。你以为我是谁?可以要那么多!”

    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使对高收入女性来说,张口要钱也不是件轻松的事。乔琳也承认这不容易。“我和朋友们谈了很长时间,”她指的还是不久前的那次演讲邀请,“谈完后,我才有了拒绝的勇气。连我都觉得‘不能白讲’这样的话不容易出口,对其他女性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对每个收入层的女性来说,张口要钱都不容易。高收入女性也不愿意(很少有人愿意),但她们最后还是张了口,所以走到了现在这一步。她们是越怕,越要做。

    五、“低”收入女性嫌富爱贫

    大多数人对钱都存有这样那样的误解。“低”收入女性的看法则尤为消极,特别是对有钱人。许多女性会告诉你,她们不喜欢有钱人。在这方面,女性比男性成见深。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对2,300名18岁以上成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有整整百分之四十的女性认为,有钱人贪婪、麻木不仁而且自觉高人一等。

    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曾给上辅导课的女学员出过一道填空题:有钱的人——。她们填的都是些贬义形容词,如“不幸福”、“自私”或“压力大”。但同样是这道题,高收入女性的回答却是“幸运”、“和普通人一样”、“自由”。不过成功女性中也有人承认,她们对有钱人的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好。随着自己收入的逐步提高,她们对有钱人的态度也慢慢改变。

    一位老资格的“低”收入女性向我坦言她对富人的偏见:“我喜欢那些勤俭持家的人。他们更快乐,而且负累也少。他们比有钱人快乐得多。我小时候,有些朋友是富家子弟。这些有钱人表面上看去挺不错,其实并不自由,没多少乐趣。”像她这样持有偏见的女性,永远不会去主动追求经济上的成功。

    “低”收入女性不仅瞧不起有钱人,更对她们想像中有钱人的花钱方式嗤之以鼻。一位女性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对我说:“有钱人并不幸福。你见过哪个有钱人过得快乐吗?我想没有!为什么?因为限制太多。”

    我接触过的每位“低”收入女性都认为,财富的代价太大。“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愿意承受那么多磨难,”一位护士说。“我看到的有钱人,都是整天管理啊、策划啊,对钱像是着了魔似的。我觉得挺没劲的,看不出有什么意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少有谁比这些“低”收入女性工作更辛苦、对钱(或匆宁说是没钱)更着魔。搞艺术的威廉·德·库宁说得好:“穷人的问题在于,必须整天为钱而忙个不停。”

    六、“低”收入女性认为穷即高尚

    “低”收入女性对富人不屑一顾,但对清贫的生活却赞歌不辍。许多人以清贫度日而自豪,似乎穷比富有更崇高、更值得尊敬。她们认为,不仅有钱人不是好东西,钱本身也不是好东西。“钱是罪恶的,我对此一直深信不疑,”我班上的一位女学员说。“我五岁的时候,家里的猫病了。因为父母没钱买药,我们不得不看着它死去。我愤怒极了。是钱扼杀了猫的生命。从那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不要再与钱发生任何瓜葛。”

    到了这个时候,她还是没有把儿时下的决心与自己如今的一身债务联系起来。这些“低”收入女性其实都在受潜意识里某种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通常是在孩提时代形成的,决定着她们对金钱的看法。影响这种观念形成的因素,包括家庭传统、个人经历、宗教信仰,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许多“低”收入女性都真诚地相信,钱是肮脏的,物质主义是不好的,生活节俭才是美德。她们也因此认为,能拒绝金钱的诱惑是一大进步。

    但对于高收入女性来说,贫穷毫无迷人之处。她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和享受着钱所带给她们带来的种种机会,比如向教堂募捐,帮助不幸的人。有过贫穷经历的高收入女性,没有一个想再回到过去。“贫穷毫无浪漫可言,”一位女企业家说。她还记得,因为家里买不起医疗保险,弟弟有病时,她不得不到处拼命找医生。

    “钱只是工具,关键看你怎么用。”六位数收入的女企业家维基·沙利文说。“你可以损人以利己,也可以用钱给社会做点贡献。你问我的钱够不够用?够用;想不想再多些?你说呢?捐个5万给‘居者有其屋’计划,好不好?当然好。这主意太棒了。”

    七、“低”收入女性属轻微自毁型人格

    女人要想保持赤贫(或者说的好一点,不破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跟自己捣乱。“低”收入女性总是不自觉地朝自己前进的道路上扔各种各样的香蕉皮。比如,申请自己根本不够资格的工作,跟同事闹矛盾,工作拖拉,半途而废,不停地跳槽,总在快到目的地时戛然而止。她们的共同特点是四处出击、精力分散、不专心。她们总是不断地、无休止地重复犯这些错误,直到有一天蓦然回首,才悔悟到自己干的那些蠢事。

    “我受过这么好的教育,为什么还是一个‘低’收入者?”我班上的一位女学员若有所思地问,然后又像是回答自己似的说:“我父母都酗酒,总是为钱吵个没完。这个记忆我一直带到成人之后。我不敢要求增加工资,惟恐老板会大发雷霆。如果被提升,我会感到内心不安。好像拿了不该拿的。我会找出种种理由,不让自己成功。”

    “低”收入女性总想找个替罪羊,也总盼望着会有个救世主。玛丽娜·霍利代伊以按摩和翻译为生。她所以出名,是因为有一次参加名为“谁愿意嫁给百万富翁?”的电视大赛,赢得第一名。奖品是一位百万富翁丈夫。“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可以。我是凭自身的特长(包括身体上的特长)实现自立,”她在一篇杂志专访中吹嘘道。“既然获胜了,当然可以和这个男人结婚、坠入爱河、共度美好的生活。”这是典型的“低”收入女性自毁方式。她说的自立,其实就是嫁个白马王子。

    八、“低”收入女性是典型的共生型

    “低”收入女性会牺牲个人安全与梦想,把别人的需要置于自己之上。孩子、配偶、工作、教堂和朋友,都比她们自己的需要和目标重要。她们更像祭坛上的羔羊,而不是忠心耿耿的员工或忠贞不渝的妻子。两者有着细微的差别,但“低”收入女性却根本搞不清楚这种差别在哪儿。

    “我喜不喜欢我的工作?”一位“低”收入女性没想到我会问这个问题。“我做这份工作是为了供女儿上完学,也是为了摆脱我丈夫。就这些。的确,我感到报酬越来越少。由于工作压力太大,我的胃还出了毛病。但我还能怎样呢?”

    对我所接触的每位女性来说,如果既满足自己、又不忘责任、不冷落自己所爱的人,这是一个极为艰巨的挑战。在六位数收入女性看来,不存在什么自私不自私的问题,这是如何平衡自身需要与社会责任的问题。

    九、“低”收入女性糊涂理财  

    凤凰财务状况199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女性被调查者对自己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感到关切,承认‘我非常担心钱的问题’。这是很显然的。美国妇女与退休问题研究中心199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35至55岁年龄段的女性中间,一半到三分之二的人75岁时将陷入贫困。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前景,尤其是对于“低”收入女性这样的高危人群来说。她们更容易负债,积蓄少,投资小(可能还没有),也不太清楚自己的钱都去哪儿了。她们常常是一个危机接着一个危机,把钱从一个账户移到另一个账户,拆了东墙补西墙,绝望地跌向灾难的深渊。

    显然,高收入女性并不都是最最精明的理财能手。我采访过的许多人对此根本没有兴趣。但她们一般都懂得量入为出,在钱的问题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她们很少有信用卡债务,即使有,也是微乎其微。她们是自制力很强的消费者,善于积蓄,定期按最高限额买退休保险。她们有意识地采取这些措施,以免像典型的“低”收入女性那样,陷入匮乏的困境。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