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糖友福音:身边有了这几种不愁血糖降不下来

时间:2024-10-1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好多糖友为了让自己的血糖维持更好状态,很多糖友选择吃营养品或药品。但事实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食材,在降糖方面有着特殊功效。这些隐藏在生活中的降糖药……效果好,还花钱少。

隐藏在生活中的降糖药

1、薏仁金钱柳

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是补肺健脾、利尿除湿的食药两用之品。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薏仁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金钱柳含有丰富的皂苷、黄酮、多糖等有机营养成分,有“天然胰岛素”的美称,能够有效平衡人体糖代谢,从而达到降血糖,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薏仁和金钱柳一起配成薏仁金钱柳茶,很适合糖尿病人常喝。

2、山楂

根据临床观察,山楂有较好的活血降糖作用。山楂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目前, 从山楂中分离的黄酮成分有30 余种,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糖尿病人防止并发症尤其是血管并发症有很大好处。

如果合并高血压,还可以用菊花10克、生山楂30克一起熬水喝。菊花可明目、降血脂、保肝,山楂可降血脂、保护肝脏。

3、荔枝核

荔枝核为荔枝果实的干燥成熟种子。荔枝核含皂甙、鞣质、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能降低血糖和肝糖元。

4、豇豆

粗纤维含量:1.4(每100g扁豆含1.4g粗纤维)。豇豆提供了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补充机体的招牌营养素。此外,豇豆富含的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参加糖代谢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5、毛豆

粗纤维含量:2.1(每100g毛豆含2.1g粗纤维)。毛豆中的卵磷脂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之一,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不仅能改善便秘,还有利于血压和胆固醇的降低,对糖尿病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6、地骨皮

药理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低血糖作用。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

7、黄连

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暗藏在人体里的“降糖药”

1、降血糖——然谷穴

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上叫作舟骨粗隆,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每天晚上洗完脚可以用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除了然谷穴可以降血糖以外,针对糖尿病“三多”的症状,也各有治疗的穴位。

2、缓解烦渴——鱼际穴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具有清肺热,利咽喉的功效。

3、控制食欲——内庭穴

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对掐揉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控制食欲,治疗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磨牙、胃火牙痛等。

4、缓解尿多——关元穴

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因此应突出滋阴固肾,可以按摩关元。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3寸,是任脉起始穴又是至阴的穴位,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