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衰老问题的探索

时间:2024-10-14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衰老尽管不可避免,但衰老可以推迟;而推迟了衰老,人的寿命则可大大延长。因此,对于衰老的探索就非常有意义。

近二三十年来,生物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改变了描述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面貌,开始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出现了分子生物学,并得到迅猛的发展。新的学科及其分支相继出现,特别是老年医学得到了长足的进展,这样就使得有关衰老学说的探索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将有关衰老的主要学说介绍如下。

-(1)衰老的的遗传学说

-(2)生物钟学说

-(3)差误学说

-(4)衰老的色素学说

-(5)体细胞突变学说

-(6)自由基学说

-(7)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

-(8)中枢神经系统衰退说

-(9)免疫功能改变学说

-(10)自身中毒学说

-(11)交联学说

-(12)溶酶体膜损伤学说

(1)衰老的遗传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生物的衰老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把人的机体比作一个国家,那么细胞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一个成年人的全身约有一千多万亿个细胞。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其中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如果用一种特殊染料将细胞染色,就可发现着色较深的核仁,还可看到一些网状染色体,这就是所说的染色质,它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又叫DNA)和碱性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婴儿出世,就带着他父母的遗传基因。1974年艾博特等人对九千多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了“父母长寿的,子女也长寿”。大量事实证明,人类及动物的衰老和遗传有密切关系。即使同是人类,因遗传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样。比如从世界各国平均寿命可以看出,女性的寿命一般比男性长5~10岁。这是男女在遗传上有所不同的缘故——男女染色体成分有区别。男和女的差别发生在第23对染色体上,其中女性第23对染色体都是ⅹ染色体,而男性的第23对染色体中一个大的是ⅹ染色体,另一个小的是Y染色体。Y染色体中所含遗传成分很小。因此女性的遗传物质是十分完整的两套,两套染色体可以相互弥补。就是说一套染色体受到某种影响发生了损伤,可以由另一套提供相同的遗传信息加以修复,而男性却只有一套是完整的,另一套是不完整的,若损伤发生在第23对染色体中的X

染色体上,那就无法修复了。据认为这便是男性寿命较短的根本原因,也是女性的免疫系统衰退较慢的原因。

(2)生物钟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一切生命着的东西,嘟好像一个时钟,它的寿命长短是由预先的时刻表规定的。美国著名老年学学者海弗利克教授从60年代开始研究细胞水平的衰老过程。他首先证明人体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只能分裂50代左右,以后就发生衰老死亡。这就说明,衰老在机体内类似一种“定时钟”,即衰老过程是按一种既定程序逐渐推进的,凡是生物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生命过程,只是不同的物种又各有其特定的生物钟而已。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人类遗传的全部奥秘就在细胞核中的一种叫DNA的化学物质中。其中某一小段DNA分子就称为“基因”,每种生物都有它安放在DNA的分子上的衰老基因,这个基因决定着生命活动的全过程,犹如拟订演出节目一样,待一幕幕节目依次演完后,人生的戏剧便告结束了。

总之,生物钟学说是在分子水平上说明衰老原因的新学说,这种学说认为,衰老是在特定种属生命周期中已安排好的一个时刻,特定的遗传系统会激活退变过程。这些退行性变化有组织特异性,反映的是退变器官特有的分化程序。因此,这个学说也被称为“程序性衰老学说”。

(3)差误学说。

这是从遗传学角度并从分子水平说明衰老原因的新学说。机体衰老时,对蛋白质的合成能力明显下降,合成蛋白质的酶也发生误差,从而导致DNA传达与复制的能力下降或发生误差,这些误差的积累,引起了生物衰老。不但蛋白质合成中会有差错累积,在DNA、R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也会发生差错,从而积累起错误的遗传信息。在年轻个体中,存在着功能正常的修复酶,能将DNA损伤修复。但是年老细胞修复酶的功能衰弱,错误不能得到修正。如果机体完全缺乏修复系统,那么只能生活很短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4)衰老的色素学说。

这种学说又叫衰老的渣滓学说,或有害物质积累学说。此为代谢学说的内容之一。1842年,汉诺佛在动物神经细胞内发现一种褐色自发荧光的不溶性颗粒;1911年博斯特将它命名为脂褐素,又叫衰老色素。衰老色素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随年龄的增长而在体内逐渐沉积增多。增多的脂褐素可分布在体表的色素斑、神经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它可使胞质RNA持续减少,终至RNA不能维持代谢需要,使细胞萎缩或死亡。

(5)体细胞突变学说。

所谓体细胞突变,是指当生物在某些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生物学因素的作用下,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突然的改变,引起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机体的衰老。此为从细胞水平说明衰老原因的学说,是拥护衰老无可控制的代表学说。具体地说,这种学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畸变,导致衰老。

(6)自由基学说。

这种学说首先由哈曼于1956年提出。他认为,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与体内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对机体造成损害,引起人体衰老。1973年,坦珀尔又指出,从生化角度对老化的现代解释立足于自由基的产生,继而引起自由基连锁反应,导致膜损伤及生物分子交联。其结果由于酶活性降低,核酸代谢差误,膜功能障碍,脂褐素堆积而引起细胞整合性的下降,最终导致机体的衰老和死亡。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自由基学说在对生物衰老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的说明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关于人类衰老机制的现代理论中重要的一种。

自由基这个词,从字面上看,是自由的化学集团,用化学术语来说,是指有未配对的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化学基。它们一般都非常活泼,存在的时间短暂,例如过氧化基及羟基。自由基对人体并不是绝对有害,只有当自由基反应异常或失控才会引起组织的损害或机体的衰老。其主要危害,一是氧化人体内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使脂肪变性,形成过氧化脂质,并进一步分解产生醛,而醛能交联蛋白质、脂类及核酸;二是引起核酸变性,影响它们传递信息的功能以及转录与复制的特性,导致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并产生合成差错;三是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导致某些异性蛋白的出现,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四是引起细胞外可溶成分的降解,如患风湿性关节炎时,白细胞进入关节的滑液中,自由基使原来具有滑润作用的滑液中的粘多糖发生氧化降解,结果滑液失去滑润作用,对关节发生明显的损害。

由上可知,自由基对人体有很多危害。但在正常生活环境下,其危害性仅仅表现为慢性的,这是因为人体中有一些抗自由基的物质在起缓解作用,像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类。维生素E就是一种抗氧化剂,它能抵抗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脂褐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这种防御物质的浓度下降,从而削弱了对自由基损害的防御能力,加速了生物的衰老变化。

(7)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

内分泌腺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和脑垂体等。它们在人体内部有各自的据点,小的不到1克,大的也不过30克,其所分泌的物质——激素也微乎其微,然而它们的作用却大得惊人。激素的分泌失常,均可造成机体内稳定状态严重破坏,导致衰老。如性腺功能的减退是衰老的早期信号之一,长寿人在高龄时还有生殖能力就是最好的说明。美国哈佛大学老年学家登克拉提出,人脑子里的脑垂体会定期释放一种能够抑制或干扰人体利用甲状腺素的激素,从而使细胞利用甲状腺素的能力降低。而一旦细胞不能利用甲状腺素,细胞就会逐渐衰老或死亡。

1889年,法国医学界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新闻:著名医学家勃郎- 塞夸宣布他将狗和豚鼠的睾丸提取液注射到自己的皮下,这位72岁高龄的老人,竟然感到体力和工作能力大增,宣布自己获得了“返老还童”的效果。从此以后,注射睾丸提取液、人睾丸同种移植、结扎输精管、猿猴睾丸移植等方法曾经大为流行。这些方法有时确能带来精神改善、体力增加、促进食欲等短期效果,但没有人因此而真正返老还童,所以很快就停止使用这些方法来抗衰老。

(8)中枢神经系统衰退说。

此是通过细胞间、脏器、个体水平解释衰老原因的学说。彼得洛娃曾用实验的方法,使狗的大脑皮层长期过度兴奋,结果狗的高级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出现许多类似衰老的症状,如身体消瘦、毛和牙齿脱落、肌肉无力、容易患病与 #p#副标题#e#亡。她据此认为,衰老与大脑功能减退有关。

人的大脑大约有140 亿个神经元,从出生直到18岁左右,脑细胞的数量变化不大,但从成年起,脑细胞由于退化死亡而逐渐减少。到60岁左右,将失去一半。此外,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也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开始影响智力和体力环境的平衡。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常表现出老年时特有的某些心理特征的变化,如多疑、忧郁、孤独、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等。

(9)免疫功能改变学说。

这种学说是从细胞间、脏器、个体水平解释衰老原因的学说。沃尔弗德等人于1962年根据衰老过程中发生变异细胞能激发免疫反应、又能使机体的实质细胞发生损害的情况,提出了自身免疫学说,并以此解释衰老。老年人多有的神经痛、关节炎被认为是免疫系统自身攻击的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与自身的组织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机体在许多因素影响下,免疫系统把某些自身组织当作抗原而发生免疫反应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正常机体内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产生许多有害的影响,使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从而加速机体的衰老与死亡。

(10)自身中毒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生物体在自身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一些有害于机体本身的毒素。而衰老就是由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使肌体长期慢性中毒而造成的。例如大肠内的食物残渣的积留,受细菌作用而产生酚。蚓跺等毒素,逐渐使机体慢性中毒而出现衰老。因此,有人主张饮用酸牛奶以抑制大肠内腐败菌类的发育,以防老化。

(11)交联学说。

此是从分子水平说明衰老原因的学说。1973年美国衰老研究会集中讨论了这一问题。

交联系指两个以上反应基因的物质与蛋白之类作用时,一个反应基因与一个蛋白分子结合,其他反应基因与别的蛋白分子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大分子。交联学说认为,人体的细胞与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发生交联反应的成分,因而往往容易发生多种交联反应。交联反应是所有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在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只要发生了极小量的交联干扰,就可以对机体产生严重的损伤作用。生物体内大分子中发生异常的或过多的交联,可以引起生物体的衰老和死亡,这就是衰老机制的交联学说的基本要点。

(12)溶酶体膜损伤学说。

所谓溶酶体,是一种细胞超显微结构,它含有许多水解酶。在衰老过程中损伤了溶酶体保护膜,使水解酶释放出来,引起细胞溶解死亡。

人们发现,在结缔组织退化、衰老色素增加的部位,溶酶中膜会受到破坏。另外,脂肪过度氧化。紫外线。电离辐射和睾丸酮等是导致细胞损伤的原因,而应用某种膜稳定剂或抗氧化剂,如氯丙嗪。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抗组织胺类药物,可以延长细胞或动物的寿命。由此认为,衰老的原因,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加,溶酶体膜受损,释放水解酶,导致细胞的死亡有关。

以上所述是有关衰老问题的一些主要学说,其中有整体水平的,有细胞间、组织、器官水平的,也有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尽管目前还没有一种学说得到公认,但人们对衰老机制的认识却大大前进了一步。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类衰老之谜一定会揭开。

下面再谈一谈祖国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开始了对有关衰老的理论的探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里描述的是女子35岁后逐渐衰老的过程及其发生的原因。其衰老的最初变化,是毛发脱落、变白;再经过14年时间,由于与肾气密切相关的一种物质——天癸的衰竭,而导致了女子生殖机能的完全丧失,即月经停止,没有生殖能力,形体更加衰败。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即内分泌系统的性腺在老年时萎缩得最为明显。

同样,《黄帝内经》对男子衰老的原因及过程也有详细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又说:“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男子衰老的表现除了女子所有的毛发落、头发白、生殖能力丧失外,原文里又有了新的内容,即牙齿脱落和运动障碍。以上外形的改变,是人衰老时最明显的标志。根据中医学“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体表的变化是内脏的反映,也就是说,外观的老化,是五脏衰弱的表现。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外形的改变,常常伴随着一些内脏生理功能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内脏器官储备力降低的观点是一致的。关于这一点,《灵枢·天年篇》阐述得更为清楚,原文曰:“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肝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堕,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魂魄离散,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骼独居而终矣。”从原文可以看出,五脏的衰弱;才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人体的衰老,是由五脏的虚衰所致。另外,原文又补充了一些人体衰老的外观变化,如在皮肤方面的“荣华颓落”、“皮肤枯”;在运动障碍方面的“故好卧”等;特别是在视力方面,明确指出,由于肝功能的减弱,出现了目视不明,即视力减退。在神志方面,60岁苦忧悲,80岁魂魄离散,故言善误,100岁时神气皆去,都说明人的衰老一定要在神志方面表现出来。

除上述有关衰老的论述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位俱出矣。”这些论述都非常正确地指出了人体衰老的变化,为我们研究衰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尽管祖国医学在衰老的认识上没有现代医学那样具体、那样深刻,但难能可贵的是,祖国医学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论点。其对衰老机制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阴阳失调

-二 精气虚衰

-三 肾气亏损

-四 脾胃虚衰

-五 心脏虚衰

-六 肺脏衰弱

-七 肝脏衰老

一是阴阳失调。

《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即人体的生命活动,必须以阴阳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明确指出,人的衰老同阴阳失调有关,即“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可见,阴阳失调能导致衰老,而调节阴阳就有抗衰老的作用。调节阴阳,不仅要调节内外环境使之平衡协调,而且要调节细胞内的平衡。据美国学者意见:DNA(脱氧核糖核酸)属阴,它作为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中,与“阴在内,阳之守也”相当;RNA(核糖核酸)属阳,它将基因印压在外部的细胞质,与“阳在外,阴之使也”相当。两者与蛋白质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又是一切有生命的生物的基础,这种论述同《黄帝内经》所谓“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的说法似相吻合。

根据阴阳平衡在体内的重要性,大医学家朱丹溪认为,由于人之情欲无涯,致阴精日日消耗:从阴阳完实起,阴气仅够供给30年视听言动之阴耗,因此人身之阴难成易亏,阴常不足,老年人六七十岁后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易患病减寿。针对衰老与真阴不足的关系,许多医家主张节欲养性,借存阴精,以防衰延寿。清代喻嘉言说:“夫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以百年有常。”这里的百年有常,即指活到一百岁时,仍能活动自如。而之所以能这样做,是由于人身阴阳相抱、互不背离、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到中年以后,由于阴阳平衡失调,机体即可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从而疾病丛生,出现衰老。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人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明确指出,中年以后,阳气日渐损伤。而阳气虚损,阴气自然偏亢,衰老也即逐渐形成,若发展到“阴阳离绝”,会导致精气绝灭,人必死去。

二是精气虚衰。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说:“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这里的气,指真气,包括元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等,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为生化之根;精,即阴精,包括肾脏所藏先天之精在内,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基础。精与气相互资生,是维系生命的关键。精充、气足,才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而精亏、气惫,是早衰、变老的原因。任何损伤精气的内外因素,均能加速衰老、减少寿命 #p#副标题#e#。因此,尽管人体衰老的原因繁多,表现复杂,但都必须伴随着精气的病变。如《灵枢·决气篇》里说:“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故在诊断上,首先必须判断人体精气的盛衰畅滞,在治疗上则以维护精气为主要目的。而要想长寿防老,却病保生,关键亦在于保养精气。

三是肾气亏损。

中医学认为,“先天之本在肾”,肾气是决定人体强弱寿夭的关键因素。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强壮衰弱、寿命的长短,在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是,肾主藏精,主生殖发育,与遗传密切相关。如《灵枢·天年篇》在论述人是如何形成时,明确指出与先天禀赋有关,即:“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以为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意思是说,人体胚胎的形成,全赖父精母血、阴阳两性结合而成。这就是说,人之先天禀受于父母,即现代所说的遗传。肾主藏精,先天之本在肾。张景岳说:“夫禀受者,先天肾也。……先天责在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后代禀赋不足;自然形成多种遗传病而损害健康,引起早衰。

原因之二是,肾藏元气,为一身阳气之根,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元气是正气的主要成分,正气就相当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肾气虚,元气就衰;元气衰,正气也就弱,可表现为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而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是一个与衰老有着密切联系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和紊乱,又加速了机体的衰老过程。

四是脾胃虚衰。

先天禀赋固然对寿命的影响重要,但后天调养对寿命和衰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景岳全书·传忠录》所说:“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赖后天以为立命之本。……其有先天所禀赋不甚厚者,但知自珍而培以后天,则无不获寿。”“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所削者夭者更夭。”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这是因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即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组织皆需要脾胃供给各种营养素,脾胃是生命的源泉。如果脾胃虚衰,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便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水肿、气短、头晕、四肢无力等各种各样的疾病或症状,从而加速衰老甚至死亡。如《灵枢·五味篇》里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五是心脏虚衰。

心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它能协调脏腑,运行血脉。若心气虚衰,会影响血脉的功能及神志功能,从而加速衰老。故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对心脏功能的保养,认为“以此养生则寿”。《千金要方》认为,老年以后,“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情”。人届老年,心血亦渐不足,心血不足,则神不守舍,因而常易出现健忘、言善误或惊惕等神志失聪的表现。现代医学认为,在老人身上出现的循环系统的改变,大多是由血管硬化所引起。

六是肺脏衰弱。

肺主一身之气,人身诸气的生成、运行及功能活动,都与肺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因此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