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的原则
时间:2024-10-14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阴阳者,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是四时调摄的宗旨。顺应四时的养生首先要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的特定状态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其理在于:
1.顺应自然规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生物变化的总规律,而养生者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春夏之时,自然之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养生者顺时而养就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此时,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谓之“春夏养阳”。秋冬之时,万物敛藏,此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此谓“秋冬养阴”。如杨上善《内经·太素顺养篇》说:“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高士宗《素问直解》说:“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这说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目的在于顺应四时,养护阴阳,以借人体生生不息之用。
2.调节阴阳虚实 张仲景在《伤寒论·辨脉篇》中指出:“……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仲景从临床辨证论治角度指出夏天阳气在表,冬天阳气在里,临床当依此特点用药施治。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进一步指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临床验证,这些论述都很符合实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认为夏季不可贪凉冷饮,冬季不可过着厚衣锦裘,就是这个道理。谚语说:“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夏季确有阳虚内寒洞泄之症,冬季不乏阴虚内热盗汗症。一般来说,有余之病易治,不足之症难调,故养春夏之阳,育秋冬之阴既可防其过盛,又可避其不足,实为养生良法。临床上常于春夏用辛热之方剂扩阳,以得“养生”、“养长”之功;于秋冬之季,用寒凉方药育阴,以收“养收”、“养藏”之效,这种顺时令而治之法是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的。
3.说明阴阳互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症,奉收者少……。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横泄,奉藏者少……。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矮厥,奉生者少。”此段经文列举了四时养生特点和四季之病,说明阴阳互根之理。春之“养生”以供奉夏长之令。夏之“养长”,以供奉秋收之令。秋之“养收”以供奉冬藏之令,冬之“养藏”,以供奉春生之令。张景岳在《类经》中又进一步解释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脱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度,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盛之为病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后世又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可见,春夏养阳,能预防秋冬之寒病,秋冬养阴,能预防春夏之火症。这正体现了阴阳互根的法则。
(二)“春捂秋冻”
春秋季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冷暖交替的过渡季节。古人根据气候变化特点,提出了“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初春阴寒未尽,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北方冷空气较强烈,所以养生家认为早春宜保暖,衣服不可顿减,以助人体阳气生发,《寿亲养老新书》指出:“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老老恒言·燕息》亦说:“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季的气候特点为天气多变,温差幅度较大。俗话说,“春天孩子脸,一天变三变。”早晨旭日东升,春风送暖,中午或许阳光曝晒,气温骤升;但下午可能寒流突袭,气温骤降。故衣服要随时增减,同时注意毛衣不可脱得过早。孙思邈指出:“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论篇》指出: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
秋季是由夏入冬的过渡季节,气温逐渐降低,特别是“白露”之后,北风吹来,驱散了暑气,天气变凉。常言道:“一阵秋风一阵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晚秋的温差变化,不如春季大,大致每隔4-5天,日平均气温下降l℃,而且一日之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小。这样天气虽凉未寒,一般认为不宜过快地增添衣服以使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加御寒能力,有利于冬季预防感冒。
“春捂秋冻”自古为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经验之谈。然而这种“捂”和“冻”是有限度的,是指在正常气候下的养生方法,如果气候反常则不尽如此,还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才好。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阴阳者,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是四时调摄的宗旨。顺应四时的养生首先要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的特定状态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其理在于:
1.顺应自然规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生物变化的总规律,而养生者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春夏之时,自然之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养生者顺时而养就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此时,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谓之“春夏养阳”。秋冬之时,万物敛藏,此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此谓“秋冬养阴”。如杨上善《内经·太素顺养篇》说:“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高士宗《素问直解》说:“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这说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目的在于顺应四时,养护阴阳,以借人体生生不息之用。
2.调节阴阳虚实 张仲景在《伤寒论·辨脉篇》中指出:“……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仲景从临床辨证论治角度指出夏天阳气在表,冬天阳气在里,临床当依此特点用药施治。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进一步指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临床验证,这些论述都很符合实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认为夏季不可贪凉冷饮,冬季不可过着厚衣锦裘,就是这个道理。谚语说:“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夏季确有阳虚内寒洞泄之症,冬季不乏阴虚内热盗汗症。一般来说,有余之病易治,不足之症难调,故养春夏之阳,育秋冬之阴既可防其过盛,又可避其不足,实为养生良法。临床上常于春夏用辛热之方剂扩阳,以得“养生”、“养长”之功;于秋冬之季,用寒凉方药育阴,以收“养收”、“养藏”之效,这种顺时令而治之法是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的。
3.说明阴阳互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症,奉收者少……。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横泄,奉藏者少……。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矮厥,奉生者少。”此段经文列举了四时养生特点和四季之病,说明阴阳互根之理。春之“养生”以供奉夏长之令。夏之“养长”,以供奉秋收之令。秋之“养收”以供奉冬藏之令,冬之“养藏”,以供奉春生之令。张景岳在《类经》中又进一步解释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脱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度,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盛之为病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后世又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可见,春夏养阳,能预防秋冬之寒病,秋冬养阴,能预防春夏之火症。这正体现了阴阳互根的法则。
(二)“春捂秋冻”
春秋季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冷暖交替的过渡季节。古人根据气候变化特点,提出了“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初春阴寒未尽,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北方冷空气较强烈,所以养生家认为早春宜保暖,衣服不可顿减,以助人体阳气生发,《寿亲养老新书》指出:“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老老恒言·燕息》亦说:“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季的气候特点为天气多变,温差幅度较大。俗话说,“春天孩子脸,一天变三变。”早晨旭日东升,春风送暖,中午或许阳光曝晒,气温骤升;但下午可能寒流突袭,气温骤降。故衣服要随时增减,同时注意毛衣不可脱得过早。孙思邈指出:“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论篇》指出: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
秋季是由夏入冬的过渡季节,气温逐渐降低,特别是“白露”之后,北风吹来,驱散了暑气,天气变凉。常言道:“一阵秋风一阵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晚秋的温差变化,不如春季大,大致每隔4-5天,日平均气温下降l℃,而且一日之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小。这样天气虽凉未寒,一般认为不宜过快地增添衣服以使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加御寒能力,有利于冬季预防感冒。
“春捂秋冻”自古为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经验之谈。然而这种“捂”和“冻”是有限度的,是指在正常气候下的养生方法,如果气候反常则不尽如此,还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才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