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的山村女教师
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1994年6月,18岁的河南姑娘郜艳敏到河北打工已经一年了。6月初,她向厂里请假回家帮父母麦收。她没有想到,这返乡路会成为她一生中的噩梦。
在石家庄火车站,她遇到两个自称出来“招工”的中年女人,劝郜艳敏跟她们去“挣大钱”,在她们巧舌如簧地游说下,本来就对现状不太满意的郜艳敏动了心,爽快地同意跟那两个女人走。多年后,郜艳敏还对自己当时的单纯悔恨不已。
这是两个人贩子!她们将郜艳敏骗到唐县交给另一伙人贩子,三个男人先是威胁郜艳敏不准跑:“要跑,就打死你!我们骗了一百多个女孩了,你也跑不了!”并在当天夜里,毫无人性地强奸了她。
第二天早上,从昏迷中醒来的郜艳敏像痴呆了一样坐在屋里,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眼泪不断地滚落下来。下午,郜艳敏听到屋外有人说:“买主来了。”她浑身一震,才从呆怔中苏醒过来。
买主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是给儿子来买媳妇的。老头带了几个人来,有男有女,来帮着相看“媳妇”的。看了郜艳敏,他们很满意,觉得是“真正的女孩”,给了人贩子2700元钱,把郜艳敏带出屋。
买主用农用三轮车拉着郜艳敏上路了,不久就进了山。他们在大山里走了三个多小时,翻了一座又一座山,弯弯曲曲的山路好像永远没有尽头。后来下起了雨,郜艳敏麻木地坐在车上,任凭风雨吹打。也许是怕郜艳敏生病,老头把上衣脱下来给郜艳敏披上。尽管对眼前这个买主充满厌恶与憎恨,但那一刻,郜艳敏想怎么着他也是个老人,几乎出于本能,又把衣服给他披上。这个细节引起了车上几个人夸奖:“这个女孩买得值,将来肯定是个贤惠的媳妇!”而郜艳敏此时却再也忍不住,哇一声大哭出来。
大山深处,他们终于到了目的地——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一个只有40户人家200口人的小村落,几乎与世隔绝。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着通向山外。
买主家有4个儿子,郜艳敏的“丈夫”是老三。进了家门,就算是这家的人了。“婆婆家”对郜艳敏看得很严,不允许她出院子半步。只能看着窗外,一座山的背后还是一座山。没人帮助,即便逃出家门,也出不了这山。郜艳敏日日以泪洗面,想自己的父母可知道女儿沦落到了这里?!
“老三”是个黑黑的、有几分粗鲁的山里汉子,24岁了,比郜艳敏大6岁,不认得几个字。“夫妻”间没有半点共同语言,两人常常终日无话。
郜艳敏一直想着逃跑,但一家人把她看得紧紧的,根本没有机会。跑不掉,郜艳敏想到了以死来解脱。一年时间里,她前后三次试图自杀。第一次,她偷偷跑到后山上跳涧,被人捞了出来;第二次,她偷偷地攒了60片安定片,一下子吃下去,结果被送到了镇卫生院抢救了两天两夜;第三次,郜艳敏又偷偷吃了老鼠药,痛得腹如刀搅,但还是被发现,她仍然没死成。
郜艳敏绝望了。在她看来,是老天爷故意不让她死,让她活着受罪。身体虽然没有死成,她的心却死了,本来性格外向的她性情大变,终日默默无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随着女儿、儿子的相继出世,她的心渐渐平静了,也冷了。思来想去,自己既然没有办法离开这里,就做个好媳妇、好妈妈吧。谁让自己命苦呢!她这样劝慰着自己,慢慢融进了山村平静、苦涩的生活中。
下一页:心中有爱,买来的媳妇走上讲台
${FDPageBreak}
心中有爱,买来的媳妇走上讲台
差不多与世隔绝的下岸村躲在大山旮旯里,没有老师愿意到这里教书,村里孩子上学一直是个难题。
2000年,村里小学因为没有老师停课了。眼看着这群孩子就要辍学,成为山沟里的新一代文盲。外面的教师不来,学校校长只好在村里找代课教师。找来找去,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就是郜艳敏,她是最佳人选。
但郜艳敏不同意!她心里有一个解不开的结:自己不过是一个买来的媳妇,哪有什么地位和尊严。比如丈夫喝了酒常抓过来就打,嘴里说的是:买来的媳妇,我愿意打就打。腆着脸抛头露面地去教书,不是给自己找难看吗?学生会看得起自己吗?学生家长会信得过自己吗?还有,为这个禁锢了她生命和青春的山村服务,她心里委屈!
辉岭小学马校长几次翻山来找她,真诚地劝说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孩子们、乡亲们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村长也上门来劝她接受这个工作。可郜艳敏还是犹豫着,现实的问题也不得不考虑:代课老师只有不到200元的工资,这边的家生计艰难,而她远在河南的母亲因女儿远“嫁”的打击也患上重病,她一个人几乎在支撑着两个家,200元是远远不够的。
就在郜艳敏为难的期间,一个晚上,郜艳敏从窑里收工回家,推开家门,她愣住了:家里有六七个孩子和孩子的家长正在家里等她。见她进来,一个家长站起来说:“老三家的,今天我们大伙来求你,请你给孩子们当老师!他们能认点字,不当一辈子羊倌,你就是菩萨啦!”孩子们也围上来:“郜老师,教我们读书吧!”
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透明的眼睛,郜艳敏的泪水慢慢涌出眼眶。是啊,这些孩子不能再当羊倌,再去买媳妇了!“好吧,我当这个老师!”擦干眼泪,郜艳敏坚定地说。
就这样,郜艳敏成了一个“买来”的山村女教师,也许,她是中国唯一的一个。
这个小学其实只是个教学点,有一、二年级两个班,一共15个学生,就郜艳敏一个老师。她要负责两个班的全部教学任务。郜艳敏是个凡事要强、追求完美的人。接受老师任务后,她首先把两个年级所有的教材收拢来认真熟悉,仔细揣摩国家教学大纲的每一点要求,生怕由于自己没经验、水平低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哪怕只是耽误一点,她也不能原谅自己。
虽然一个人教两个班任务很重,但她还是把体育、音乐等副科开起来。她想让自己的学生和大山外面的孩子们一样全面发展。在音乐课上,从小喜欢唱歌的她再次展开了歌喉,那是她来到这个山村后第一次唱歌,那一刻,郜艳敏觉得,过去的自己仿佛又回来了。
每到发新书的时候,郜艳敏都背着一大捆书爬十几里的山路给孩子们领回来,决不耽误孩子们一天课程;学前班的孩子们还小,每天放学她都背着孩子一个个送到家门口;山村的村民条件差,如果哪位孩子没钱买书了,她就拿出自己的微薄工资为孩子买课本,晚上还经常到孩子们的家中补课。
慢慢地,郜艳敏成了村民尊敬的老师。他们喊她郜老师,带着亲切,在他们眼里再也没有“这个媳妇是买来的”的轻蔑。丈夫也不敢再打她,因为会惹起众怒。而郜艳敏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爱上了孩子们。
她不能接受一个孩子逃学辍学,孤儿刘卫,和奶奶一起过,掏不起学费,郜艳敏就给包下来;杨阔,没有母亲,原来很调皮,甚至把学校的玻璃都给砸了,几次逃学,郜艳敏就一次次家访,把他劝回学校。在她的努力下,几年来村里一、二年级没有一个适龄儿童辍学。这一点,成了她的骄傲。
最近两年,交通和通讯方便起来,村里许多被拐卖来的媳妇都回老家了,前后走了十多个。有时候郜艳敏回家看着没有共同语言的丈夫,看着封闭的大山,也想插翅飞出去,但一想到孩子们,她的心就又收回来:“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她已经离不开这个山村里的这些孩子们了。每当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做游戏、唱歌,生活带给她的不幸和屈辱就全忘在脑后,自己的生命也仿佛有了价值。
下一页:灯火阑珊,被拐女走上银幕
${FDPageBreak}
灯火阑珊,被拐女走上银幕
2006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郜艳敏的人生遭遇被当地媒体发现并向社会披露,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进山慰问她的人络绎不绝,家里新装的一部电话也成了捐助热线。当年,她入选“十大感动河北人物”——郜艳敏成了当地的一个“名人”。
对生活突如其来的变化,郜艳敏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她没想到,自己本是一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竟会受到大山外面世界的如此关注。那些日子,她几乎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百感交集中。
成名后的她面临着以前许多根本想不到的事情要处理,要面对记者,要面对官员,面对好心人,还有乡人们重新审视的目光……
是那些孩子们使她平静下来。看着不时走进教室的陌生人,孩子们有些惶恐起来,一天,一个孩子悄悄地拽她的衣角:“郜老师,你要走吗?不给我们当老师了?”那一刻,泪水又涌进了郜艳敏的眼里:“怎么会呢?我还是你的老师啊!”
没有任何“公关”意识的她,凭着自己人性中的善良本能应对着外面的喧嚣。她把好心人的捐款一一登记,把一万两千多元钱都分到了四十多名穷孩子手里。好心人点名捐给她的九千多元钱,她也要分给村民们,直到捐助人“威胁”要收回捐款才作罢。这些钱,她一直分文未动。
而这些并没有改变郜艳敏的生活轨迹。她仍然是一名代课老师,每月拿着微薄的工资。按现在的教育体制,她想成为一名公办教师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尽管如此,她仍准备报考函授中专,给自己充电,以便更好地教孩子们。
家里的生活也依然困窘。公婆现在都有病;丈夫弟兄四个,老大一家搬走了;买来的二嫂逃掉后,二哥犯法进了监狱,留下一个9岁的儿子,跟着爷爷奶奶和她这个婶婶生活;丈夫这几年在采石场里辛苦劳作也伤了身体,成了不能干重活的半个残废;老四去了外地轻易也不回一趟家——现在郜艳敏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家人疑惧地眼看着她成了名人,看她的眼神里甚至带了几分瑟缩。婆婆开始小心翼翼探她的心思,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别扔下这个家不管啊,你走了,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