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将熬夜伤害降到最低 熬夜后如何恢复体力

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从健康的角度来讲,最好不要经常熬夜。但在不得不熬夜时,事先、事后做好准备和保护,至少可以把熬夜对身体的损害降到最低。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呢?

提神补水喝红茶:咖啡虽然提神,但也容易引起失眠,还会消耗体内B族维生素,反而使人更容易累。熬夜的时候最好喝红茶,如云南滇红、福建闽红、安徽祁红等,一般用4克左右的茶叶冲泡一壶即可。如果是长期熬夜的人,可以经常服用一剂简单易做的滋补良方:取西洋参、枸杞子、黄芪各10克,作为一天量,煎水喝,可起到益气滋阴、清热降火、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此外,在感到疲倦难熬时,不妨先休息半小时,或隔半小时做做深呼吸。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供氧量,还能驱走睡意,使头脑保持清醒。

护眼吃个水果餐:晚上加班常会用眼过度,出现眼睛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导致暂时性的视力下降,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熬夜时,最好每工作45分钟左右休息10分钟,做做眼保健操,并适当吃些水果,如芒果、橙子、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橙黄色果蔬,能提高熬夜工作者对昏暗光线的适应力,防止视觉疲劳。施明副主任说,蓝莓、车厘子尤其适宜熬夜食用,除了能保护眼睛,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还能提神、防止疲劳。

补救别忘要午睡:但是补觉不能完全缓解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有句谚语叫:“一夜不睡,十夜不醒”。意思是说如果一晚上不睡觉,就是再睡上十夜,也不能把损失补回来。熬夜后最好的补救措施就是睡觉,除了正常的夜间休息,还要“见缝插针”地午睡。但是研究发现补觉不能缓解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我国传统医学强调的天人合一,也包含着按照自然规律进行作息养生,这也是获得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方法。所以“补觉”只是万不得已的做法,只限于短时间睡眠缺乏。还是应该养成良好习惯,按照人的生理周期在合适的时间安然入睡。

熬夜后如何恢复体力

7点整:闹铃一响就起床。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临床专家查德·罗奥弗博士表示,失眠者最大的错误就是早上赖床,以保证8小时睡眠。其实,早上睡懒觉容易推迟生物钟,使晚上更难入睡,造成恶性循环。建议即使晚上睡得很晚,早上也要按时起床,然后通过午睡来补充睡眠。

7点半:闻闻咖啡香。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教授艾莉森·西伯恩博士表示,咖啡因有助于提神醒脑。韩国研究发现,不爱喝咖啡的人,闻咖啡香气也可提高警觉度。

7点45分:喝杯水,吃早餐。早晨醒来后喝一杯水,可提高警觉度,消除疲劳感。醒后1小时左右吃早餐(最好是燕麦片加点葡萄干)可提高能量,让脑子更好使。

10点整:喝杯咖啡。需要提醒的是,爱喝咖啡者每天可摄入400毫克咖啡因,切勿超过500毫克,否则容易导致紧张和易怒。从下午开始,就最好不要再喝咖啡了,否则容易影响夜间睡眠。

12点整:午睡半小时。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医学研究中心医学主管克莱特·库什达博士表示,中午30分钟的小睡可以弥补夜间缺失的1小时睡眠,改善警觉度、行动能力和情绪。

12点半:吃清淡午餐。感觉身体疲劳时,不宜大量进食午餐,最好以清淡为主,否则容易导致餐后昏昏欲睡的感觉。

15点:散步10分钟。格兰德纳博士表示,很多人感觉此时是一天中体能的低谷。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萨耶博士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此时散步10分钟可提高身体能量,至少能保持两小时浑身有劲,其效果比吃一块糖更好。

17点半:下班尽量别开车。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医学研究中心睡眠专家拉斐尔·佩拉尤博士表示,对疲劳、睡眠不足的人而言,这个时间开车危险最大。由于缺少睡眠,开车走的又是熟路,大脑很容易处于“关闭”模式,导致车祸危险大大增加。

20点至22点:少看电视。睡觉前2小时,通常身体会再次兴奋,这时应该尽量放松,不要接触过于刺激的电视节目、游戏等。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NBA直播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