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随着气温的下降,有不少老年人开始犯困、精神疲乏,染上了“情绪疲软”的抑郁症。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夏日的持续高温导致人体能量的透支,现在秋风渐起,老年人容易出现“悲秋”的不良情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尤其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诱发旧疾。
[案例]老伯思妻当街痛哭
最近,68岁的刘老伯总觉得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尤其爱发脾气,发过脾气后情绪就非常低落。
上周五他约好儿女喝夜茶,可是当他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别的老人有老伴相陪,不禁想起刚逝去半年的妻子,伤心之下,他竟然在大街上哭起来,令路人侧目。在酒楼喝茶时,小孙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小碗,刘老伯更觉得心烦,连茶点也没吃就回家了,这令家人担心不已。
前晚,刘老伯又突然向女儿大发脾气时竟然晕倒了。经医生检查,刘老伯的晕倒是因为他的“坏脾气”使他血压升高所致。据医生介绍,入秋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对老年人来说,看到秋风扫落叶的情境,比较容易产生不良的抑郁症情绪。
[专家提示]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
据广州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杨秀文副主任医师介绍,愁秋、悲秋或苦秋,在一定程度上与老人生物节律紊乱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人的机体在经历了酷暑的煎熬进入秋凉之后,正处于生理性休整阶段,一般人都有疲倦困顿、昏昏欲睡的“秋乏”现象,需要通过增加睡眠来积极调整和协调身心。而老年人却因生物节律紊乱,无法更多地睡眠,以致产生萎靡不振、疲惫不堪、抑郁寡欢等症状。
特别是深秋时节,气温骤升骤降。为适应外界温差的剧变,人们可通过“行为调节温度”(如增减衣服等)手段来调节。因神经系统功能的衰退,老年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灵敏度不高,使其往往来不及采取“行为调节温度”手段,从而影响到老年人身心的协调,使其难以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此外, 老年人更易受秋燥的影响,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耐受性下降,心境不宁,生出悲愁情绪。
无相关信息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