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糖尿病患者健步行走最养生

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对于工作忙碌的人来说,健身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很多的人都知道如果长时间的不健身身体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尤其是白领,喜欢“暴饮暴食”式的运动:周一至周五不运动,周末才补偿式地运动,这与行为医学提倡的规律运动相悖。导致暴饮暴食运动方式的原因多是没有时间、没有运动场地,为此他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我曾经是1.5亿糖尿‘后备军’中的一员。我就是通过健步走,每天走1小时,现在体重减掉了20斤,糖耐量也正常了。工作再忙都不是阻碍健步走的理由。比如我到机场坐飞机,过安检后我不会马上上飞机,而是在候机室里面来回走动,一般都能走个20分钟。”

至于健步走的时间,一般推崇饭后尤其是晚饭后走。但“饭后”不是指撂下碗筷就去走,因为糖尿病患者往往胃部消化功能不好,最好是平躺半小时再开始。

高强度运动反而导致血糖增高

改革开放以前,糖尿病患病率只有0.7%,而现在全国9.7%的人有糖尿病,这是9400万的“庞大阵容”,更可怕的是,还有另外15.5%即1.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与生活条件改善、生活方式改变有很大关系。专家指出,现在一些年轻人吃得好又不运动,整天窝在电脑前打游戏,如果患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糖尿病“后备军”将不可避免的最终成为糖尿病患者。

然而,因生活方式改变而增加发病的糖尿病,同样可以靠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管住嘴、迈开腿”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轻微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六成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发展为糖尿病“正规军”。

研究表明,规律运动对糖尿病确有好处。从糖尿病病情本身来说,运动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另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及保持体重。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高强度的运动反而会加强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增高,同时使过氧化脂质分泌增加,氧化应激程度加重,加重并发症。中等强度运动才能使葡萄糖利用增加,降低血糖,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家里有了糖尿病人

多进行全家锻炼

有氧运动就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在各种有氧运动中,健步走是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一项运动。健步走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化的散步”,讲究姿势、速度——姿势上要求昂首挺胸,行走的速度和运动量一般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据了解,每走一步,可以牵动全身95%的肌肉,不仅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以调整新陈代谢,对防治心脑血管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肥胖等都很有帮助。健步走还可以增加骨质密度、强筋健骨、减轻精神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等。

专家提倡糖尿病患者每天步行6000步,时间约1小时,做家务等体力活动可以冲减一些运动量,而作为专门的锻炼,每次时间持续在30分钟以上效果最好。“6000步是一个起步,之后可以逐步提高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倡的每天一万步。不过最重要还是把握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心肺能力、腿脚活动性量力而行。”专家表示,对于行动不便的糖尿病患者,提倡“能动多少是多少”,即使是躺在床上,活动活动手脚也比不动要好。

为何提倡健步走而不是慢跑?贾林解释,一方面,最新研究表明,走路时脚底落地时所承受的冲力是体重的1.5倍,慢跑是2倍~3倍,而快跑是7倍,糖尿病患者多是上了年纪,健步走有益于足底健康,避免关节损伤;另一方面,每次锻炼提倡在30分钟以上,若是慢跑,未必人人都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而健步走则更加大众化。

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提醒自己家人注意。由于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和遗传有关,一家人由于饮食习惯相近,又共享相近的基因,一个家庭内有可能会出现几个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多组织些家庭户外活动,既有助于预防或控制糖尿病,也能融洽感情,一举两得,“建议不要对孩子以‘出去吃一顿''作为奖励,要奖就奖出去玩、去运动。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NBA直播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