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时间:2024-10-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这年一过完开始上班,各种压力就迎面而来。都说现代人活得累,无非是压力又多又杂。可压力这玩意儿无孔不入,逃不掉不说,多了还对健康不好,也难怪人们一听“压力”两个字就头大。
不过先别急,虽然长期压力太大对健康是不好,可如果是慢性温和的压力刺激,也不见得就像你想得那么恐怖。中大医院心理门诊医师徐治的一项试验就显示,老鼠只要8周就能逐渐适应外界给予的慢性应激了,要换成人该多久?就请专家来分析分析。
慢性压力影响?先测8周再说
对于人类来说,慢性压力常常经年累月,可动物试验虽然不少,但大多数试验时间放得还不够长,一般都是3至6周。
对比人类漫长的一生来说,3-6周的确只是短短一瞬。在我们的一生中,今天和爹娘吵架,明天公司里裁员,后天突然要加班……说不上来的琐事,却构成了无数的应激事件。
通俗来说,这就是“慢性压力”,据说时间久了对身体不好,可一般人却不能不面对。到底它有多大影响?人类对于无所遁形的生存压力,是不是就束手无策?
徐治医生研究的课题就和此有关。
研究者选择了大鼠作为试验的对象,不过老鼠的压力和人类多有不同,给老鼠施压的方式也就多样化起来。
比如将老鼠装在空心管中间,然后两头用插槽控制,这老鼠虽然在里面有吃有喝,可连转个身都困难;再比如准备一个旋转器,将老鼠放置在其中,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保证老鼠尽量最小受离心力的影响;当然还有一种拥挤刺激,原本一个笼子6只老鼠,现在一个笼子装上12只,虽然喂养的条件都一样,奈何生存空间大不相同,这对于如今生存空间日益狭小的现代人来说,简直太感同身受了。
而这个试验选择时间是8周,也就是两个月左右。
差异逐渐减小?老鼠也会抗压
解决了老鼠感受压力的问题,该思考的就是如何衡量压力给老鼠带来的影响了。研究人员同样设计了三种试验。
第一个试验是将老鼠放在5×5米的箱子里,计算老鼠在同一时间内穿越多少个格子。不过这老鼠也不可能一直奔来奔去跑不休,通常跑一段时间,它就要停留下来洗洗脸、舔舔毛,这种清洁时间也要计算在内,以观察老鼠的行动能力如何。
第二个试验则是看老鼠的抑郁程度了。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了无生趣”的感觉,这其实是一种丧失了愉悦感的表现,术语上叫做“快感缺失”,就是对于自己喜爱的、能带来愉悦感受的活动也提不起兴致。而老鼠非常喜欢甜食,在糖水试验里,老鼠可以在清水和糖水中自由选择进食,而一只正常的老鼠当然会优先选择更多的糖水,可一只快感缺失的老鼠就未必如此,糖水和清水对它来说可能区别不大,这要换成人,大概也就和抑郁症不远了。
至于第三个试验,就是一种关系生存的记忆力试验了。在一个水迷宫中,只有一个小小的平台可以栖身,而迷宫周边的墙上,贴着形形色色的符号。老鼠能不能根据这些符号,快速找到足以栖身休息的平台,就是对它的记忆能力的考验。而在试验的最后,专家们还会把这个平台撤去,看看老鼠会不会根据记忆,在某个特定区域不停打转,从而判断它的学习能力。
这三个试验兼顾了老鼠的行动能力、学习能力和情绪水平,而在三个实验中,最初应激组的确和对照组有一些差别。应激组的老鼠在第一个试验中清洁时间偏长,比起奔跑,更常做的是直立和清洁自己的行为,这是焦虑比较高的一种表现;在糖水实验中,应激组总体水分的摄取量少了,可是清水的摄入量也少了,倒是糖水依旧吃得不少;而在最后的水迷宫中,两组老鼠的表现也没有显著差异,应激组只比对照组慢一点儿。
不过,更重要的是,上述这些差异,当试验进行到第8周时,都消失了。
在确保试验结果准确的情况下,根据实验结果,研究者得出一个结论:老鼠它可能适应了压力,抗压了。
压力带来损害?但我们能适应
“压力对健康有损害,这方面的动物试验不少。就拿上面几个试验来说,一般试验中都显示,承受应激压力的老鼠清洁时间多,显示焦虑情绪比较重;糖水消耗可能减少,表示老鼠快感缺失,有抑郁倾向;在水迷宫中寻找平台的时间长,学习能力下降,说明慢性压力对于生物的记忆能力、认知功能有负面的影响。可是我们在实验中,虽然也出现部分这方面的影响,但当试验时间被拉长后,到了第8周,这些差异就逐渐缩小、消失了。这说明,老鼠已经习惯了这些压力。”
徐治医师告诉记者,研究人员还测试了这些大鼠体内的皮质醇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两种激素水平都会在人体面对应激事件、对抗各种压力时上升,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对照组和压力组的差异并不大,应激组的皮质醇水平甚至比对照组低。
而在文献中也发现,虽然大部分研究认为皮质醇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应激后会升高,但也有研究发现,在慢性复合应激的第3周,应激组的这两项激素水平会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到第6周时就没有显著差异了,随着承受压力时间的延长,皮质醇激素水平并没有持续升高,反而出现下降。
“压力为什么有害健康,内在机理很多,内分泌改变就是其中之一。”
徐治介绍,就拿皮质醇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来说,在面对应激事件时,这两者的分泌水平会急速上升,引起一系列的机体变化,让我们反应变快。但长期如此,它们就可能对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
比如皮质醇就可能作用于大脑内的受体,引起大脑海马区的萎缩,而这一萎缩虽然不至于让人变傻,却会引起记忆力的衰退。
“所以,在面对压力时候,我们的健康的确是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但是这影响并非绝对。其实老鼠也好,人类也好,体内都有一种“自稳定机制”。
在面临问题出现短暂的应激、不稳定后,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人体又逐渐调整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重新获得稳定。
此时,我们体内的内分泌水平、我们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功能,都可能逐渐回复到常态。而这种自稳定,可以将压力对我们的影响尽量减少。
中等压力:给些时间适应
压力过高:寻求医生帮助
对于普遍感觉生存有压力的现代人来说,徐治的这个研究无疑是个好消息:我们固然不能摆脱压力,但慢性、温和的压力刺激,对我们的健康,或许危害没那么大,因为我们的身体可以适应它,将不良影响尽量减小。
对于适应慢性压力的时限,每个人的时限可能不同。“当你面对压力,只要影响不是强烈到不能进食、情绪较大波动,失眠或者工作能力明显下降,人际关系不良,那么就应该给自己一个适应的时间。我个人认为,2-4周会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期限。如果只是一般的工作、家庭压力,只要积极调试自己,改变状态, 积极面对压力,大多数的人应该能够自己调试过来,而且,并不会有你所想象的严重后果。”
如果持续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依旧如此,那么显然,这个压力可能已经超越你能适应和承受的范围,继续消极应对将不利于健康。寻求医生的帮助将是比较好的选择。
不过,就像这个研究的标题所说,我们能适应的主要是慢性、温和的刺激,过于强烈的刺激和压力还是不利于我们的健康的。这也告诉我们,我们身体能耐受的,只是一个中等以下程度的应激,如果突然遭遇很严重的事件,早期求助专业人员,会比默默忍耐更好一些。
小贴士
1.适度的运动
大家都知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平衡血压、增进心肺功能,它还会增加脑内释放出的有镇定效果的物质,帮助平衡心绪。
2.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容易侵犯人体的T细胞,而且疲惫的身心更容易产生压力,一个有充足睡眠的人一定比经常性失眠的人压力耐受力大,也较能应付环境的变迁。
3.注意自己的呼吸工作一段时间后,给自己三分钟的时间,将两眼轻轻地闭上,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以吐气比吸气长的腹式呼吸。
4.三温暖沐浴法每天回到家中来个冷热水交替的冲浴,不但可以释放一天的压力,还可以使头脑清醒。
5.按摩放松身体按摩可以使紧绷的身体、僵硬的关节得到放松,也可以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压力的释放很有效果。
6.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E、维生素B群、矿物质中的钙、镁等有助于对抗压 #p#副标题#e#,如果你是甜食爱好者或是有吸烟习惯者、咖啡因过量的人更要注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