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请注意!别让工作杀了你

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如果你对工作压力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而是一味拖延,听之任之,抱持不解决的态度,那么,逐渐积累的工作压力很可能会导致你身体和精神的崩溃。长期忍受压力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在慢性压力的作用下,人们容易出现心理失调、溃疡、癌症、自杀问题,他们的免疫力变得很低,而且在工作中容易受伤。在日本,每年有10 000人,死在他们的操作台上。这就是一周工作60~70小时的结果。

  请注意!别让工作杀了你

  学会识别工作压力的早期警告信号

  1、头疼。

  2、睡眠失调。这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人们因此而产生疲倦和种种不适的感觉,并伴随有其他症状,比如无力、警觉性差、情绪不佳、紧张等。

  3、很难集中注意力。

  4、容易发脾气。

  5、肠胃道功能紊乱。

  6、对工作不满。

  7、对人不诚实。

  学会在办公室里缓解压力

  许多管理部门所倡导的缓解压力方式是错误的。他们将一整天的工作压力和缓解放松行为隔离开来,比如,他们错误地建议人们在晚上做瑜伽,在周末外出活动等。我们认为这并不能有效缓解压力。因为人们并没有控制住压力,只是从压力身边逃开而已,请记住,这么做并不能使压力消失。我们应学会控制住压力,别让它诞生。以下,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1、放缓呼吸。当你急于开始进行某项工作时,先调整你的呼吸,最好是做个深呼吸,随后再坐下来,放下你的双肩,想象自己在海边。当你的身体恢复到平静状态时,再开始工作。深呼吸是自我放松的好方法,它不仅能促进人体与外界进行氧气交换,还能使人心跳减缓,血压降低。它能转移人在压抑环境中的注意力,并提高自我意识。当人们知道自己能够通过深呼吸来保持镇静时,就能够重新控制情感,缓解焦虑情绪了。

  2、你需要离开计算机。“电脑综合征”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个疾病症候群。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器,易导致临时性近视。同时,由于眨眼次数减少还会引发视觉疲劳,使人们觉得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感。电脑操作时间太长还会使人出现眼睑、额部疼痛。

  使用电脑时,人们的坐姿往往比较固定,这易导致腰背肌群疲劳,严重者可造成颈椎和腰椎劳损。每天在键盘上重复工作,手腕长期、密集、反复过度活动,会逐渐形成关节损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鼠标手”。操作电脑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和手指快速频繁运动,这使得人的生理、心理都不堪重负,从而产生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神经衰弱、机体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同时,长期面对电脑工作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过度上网容易使人产生社会隔离感以及沮丧、孤僻、悲观等心理障碍,甚至诱发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

  “电脑综合征”对身心带来的伤害是“累积性”的。预防“电脑综合征”应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3、避免吃得过饱,弄清楚自己的需要。压力有时使得人们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如果你实在是觉得需要通过进食来填补心里的空虚感,试试吃1根生胡萝卜。我们认为外出散步,与人交流也是不错的选择。

  4、选择你的当前压力点。当压力来到时,自己作1~10的尺度比例,选择当前压力点。用10作为最大的灾难状况,例如死亡。只要不是死亡,你的当前压力就不会是10(真的遇到10时,你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在这种观点的帮助下,你能够减轻压力,度过难关。

  5、保持对现实的期待。绝对抛弃压力意味着培养悲观主义。不要期望自己能立刻找到一个乐园。只要相信在未来,你天天面对的这台工作计算机总归是要坏的就足够了。

  如果所有的减压措施都失败了,试试对着镜子露出笑脸。哪怕你真的不开心,微笑的脸也可以促使血液流动。

  请记住,深呼吸,面对每一天露出微笑。保持与好朋友往来,将你的烦恼向他们倾述能帮助你控制压力。放松身心,并忘了保持对未来美好的展望。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NBA直播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