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初练气功应掌握的常识

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初练气功应掌握的常识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许多中老年人想练功健身,但又怕练不得法而走火入魔。那么初学练功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气功健身的特点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应因人的体质、生活环境等不同而选择适合自身的功法。气功在编排上虽千变万化,但其核心古今都离不开三调:即调心、调息(调气)和调身。

  第一步是调心,就是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清心寡欲”,以达到入静状态。练功时必须选择一个清净的环境,时间和地点固定。先排净二便,再宽衣解带,以免影响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的方法,变“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再进一步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这是动中求静的方法。所谓意守,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或者意守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意守呼吸就是调息,意守“丹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脐下1.5寸的“气海穴”,两者结合叫“气贯丹田”。方法是腹式呼吸,吸气时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致“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此法可对胸腔、腹腔内脏器官产生柔和的按摩作用,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加强生理活动。如饭后有腹胀气闷情况,可先进行胸式呼吸,意守两乳之间的气海(膻中穴),以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胀气闷。也有人喜欢意守命门穴(十四椎下正对肚脐),以补益肾气。开始练功时往往不能很快入静,这时不可急躁,慢慢地就会熟练。

  第二步是调息,就是调整和控制呼吸,以帮助调心和意守入静。基本要求是呼吸“细、静、匀、长”,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三步是调身。即调整控制身躯,保持一定姿势,以助入静。一般包括行、走、坐、卧、做5种情况,也就是5种练功姿势,任何一种姿势都要配合调心和调息。原则是“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

  总之,练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初练之人功夫浅,必然是“有意之调”;但用意太过,反而耗神。纯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会过度到“无意之调”。概括起来就是“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做到以上四点,定会成功。

  练气功时应注意的事项

  1.初练功时最好有医师指导。

  2.练习气功不能三心二意,须去掉疑心和杂念。不可乱用未经实际证明行之有效的功法和练功口诀。凡遇大喜、大怒、惊恐等较强的七情干扰时不可练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练。练功期间不宜看惊险刺激较强的电影、电视、小说等,以免干扰练功。

  3.避免在嘈杂环境中练功。练功房内要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练功已入静者,要避免他人干扰。凡遇大雨、狂风、雷电交加的天气,无论室内外都不宜练功。

  4.练功前要排净大小便,练功前15分钟须停止较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

  5.饥饿、饱食禁忌练功。不同功法各有禁忌,如空腹不练“内养功”,饱食不练“强壮功”等。

  6.功发动后不可突然停止,要慢慢停止发功,然后再收功。

  7.练功时不宜穿紧身衣裤或当风而坐卧,以免受凉。练功时要除去眼镜、饰物、假牙等物,以免影响入静和身体气血的运行。

  8.练功时避免入睡和贪恋功中景象。练功时入睡或昏昏沉沉不能收到练功效果。练功时出现舒适、欣悦之感不可久恋。一般每次练功不宜超过2个小时,不可随意延长练功时间。

  9.练功期间的饮食宜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忌吸烟饮酒和饮食过于油腻。

  10.练功期间要练养相兼,劳逸适度。治疗疾病期间练功要节制性生活,最好暂停性生活。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NBA直播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