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偏瘦的男人较容易骨质疏松

时间:2024-10-1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男人也有症的困扰? 当然有!

    研究表明,步入中老年的男子汉们骨质疏松的发生原因、病理变化乃至诊断、预防、治疗措施等均与女性有所不同,引起男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雄性激素缺乏,导致活化的维生素D减少,影响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从而使造骨原料缺乏等,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主任医师梁伟国表示,也有可能与男性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特别要指出的是,吸烟与饮酒大大破坏了他们在骨骼方面相对女性而言的优势,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对待骨质疏松预防胜于治疗

    对骨质疏松症预防胜于治疗,这是因为治疗并不能使骨质疏松症治愈,只能减缓骨密度下降的速度,同时对更新骨骼起到辅助作用。在适当的时机受到有效的刺激,骨骼才会生长,梁伟国表示,其实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就能阻止骨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

    男性如何注意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呢?

    1.保持每日运动

    2.每日摄取1000mg以上的钙质

    男性到了40岁以后提倡补钙,如果担心喝太多牛奶会造成肥胖(大约3杯牛奶),可以考虑以钙片来补充钙质,柠檬酸钙是吸收比较好的钙片,而且不会发生胃胀气与结石方面的困扰。

    3.注意自己的性功能变化

    男性要诚实地检视自己的性能力,在没有工作压力或疲劳的情况下,是否性能力与性动机有所下降?如果您已经超过50岁,而发觉性能力有所改变, 最好请教医师并作血液检查雄性激素是否下降。

    4.

    吸烟对肺部有伤害,对动脉血管带来的伤害还更大,同时吸烟对骨骼也会产生巨大伤害,吸烟增加了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使骨骼的脆弱程度与日俱增。

    最后,梁伟国特别强调,从事脑力劳动或者偏瘦的男人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这是因为偏胖的人由于要承受身体的重量,骨骼平时就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而偏瘦者缺少锻炼,如果再加上喜欢抽烟喝酒,经常动脑筋,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就会大50%。

    男人骨质疏松

    三大原因

    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多发病的第七位。骨质疏松症在男性中肆虐的情况可能远比人们的了解来得更严重。据媒体报道,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2500万美国人中,有20%的患者是男性,是几乎超过1/2的所有75岁以上的族群。

    梁伟国介绍,男女骨头的成长及流失是有差异的。在青春期,男性的骨头比女性长得更厚实,不易造成。的骨质在近30岁时达到顶点,30岁后骨头的耗损大于形成,造成骨质逐渐流失。对于女性而言,更年期的女性荷尔蒙减少是加速骨质流失的元凶,而对于男性而言,雄性激素同样具有维持骨质密度的功能, 当雄性激素随年老慢慢下降, 通常是50~60岁左右,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也会加速,而通常雄性激素下降的主要症候就是与性动力不足方面的困扰。

    一般,男性患上骨质疏松症有三大原因:

    酗酒;

    制造睾丸素的性腺机能减退;

    长期使用治疗气喘、及其他发炎疾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症是

    “沉默病”

    骨质疏松与其他疾病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骨质疏松,是众所周知的“沉默病”,往往没有症状,直到骨头受到小就断裂才被人们注意。有些人在冰上滑了一跤,手臂骨折,往往不会想到自己得了骨质疏松症,以为只是意外造成骨折,但是当你撞在门框上就会折了胳膊时,这就表明你的骨骼已经很脆弱,可能是得了骨质疏松。

    得了骨质疏松,你表面上看不见,等到伤害出现再治疗,就往往太迟了。因此定期进行骨质密度检验,是提早知道并预防骨质流失的法门。

    梁伟国表示,一般极少男性会主动接受骨质密度检验,除非出现脊柱及臀部裂伤之类的严重症状,即使是上了年纪,有了轻微骨裂或变矮(这是停经妇女的两大预兆),人们也不会考虑毛病出在骨质疏松症上。男性在骨质疏松症上的治疗,也远落后于女性之后。“这种现象应该应该重视,50岁以后的男性要有意识的关注自己的骨骼,最好定期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补钙最好分成一天两次

    在30岁前,人体内都储存着过量的钙质,三十几岁的时候,人的骨密度到达顶峰,之后,人体不再能储存钙质,我们必须从饮食中获取身体所需的全部钙质。不然的话,体内的钙质含量会被耗尽,当身体耗尽了骨内的钙质含量,骨头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最好的对策是补充钙质的饮食,确保人体能吸收到所需钙的最低量。为了让骨骼保持年轻,男性每日需要摄取1000至1200毫克钙;60岁以下的女性则需要摄取约1200毫克钙。最好分成一天两次,每次500或600毫克(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一次无法吸收600毫克以上的钙质)。60岁以上的女性每日需要摄入1600毫克钙,以保证自身骨骼尽可能地年轻强健。

    每天补充400毫克镁

    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吸收,使钙到达骨骼的过程变得更有效率,骨骼可以保持年轻。维生素D的来源有三种:日光、食物和维生素补品,除了日照外,饮食和补充维生素是最重要的来源。一些食物天然含有维生素D,比如鱼类和贝壳类动物,而另一些食物通常是人工加强了维生素D的含量,比如牛奶、100%纯橙汁或麦片的摄入量不足,在饮食中就可以让我们吸收足量维生素D。如果是60岁以下的人,建议摄入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作为补充;如果超过60岁摄入600国际单位为宜。另外建议补充400至500毫克的镁,因为镁能帮助平衡钙质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VC有利于防骨质流失

    研究表明,维生素C能有利于防止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骨质流失,抵抗与衰老相关的软骨机能下降。更确切地说,一旦关节上有软骨需要修复,我们就需要VC来实现修复,保持软骨的年轻活力,为了让体内常备VC,每天应摄入1200毫克的VC。不过要当心,有数据显示摄入过多VC,例如每天超过2500毫克,则会收到负面效果,骨质疏松症和基因异常的发生几率都会增大。

    对骨骼的作用不言而喻,适当补钙、维生素C等会给骨骼带来巨大好处,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p#副标题#e#     有关运动系统的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运动越多越好。

    误区二:人的骨骼很坚实,它的厚度会随着年龄增长

    而以一定速度变化。

    误区三:男人不会得骨质疏松症。

    大家一谈到骨质疏松症,可能就会想到骨折、骨裂。的确,骨折、骨裂还不是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危害,骨折还会引发一连串与衰老有关的问题。骨折患者不得不卧床休养,身体抵抗力会下降,更易于受到疾病侵染;患者日常运动量减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容易受损。最终,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难以抵御一些严重疾病和感染。

    美国有超过28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或正在受到骨质疏松的威胁,不过这种疾病的多发人群在65岁以上,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人们通常把骨质疏松归类为。65岁以上的女性有25%患有骨质疏松,而同年龄段内的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仅占15%;女性患者中三分之一有骨折的症状,而男性患者中骨折的只占到六分之一。然而事实上,这种疾病并不受性别的影响。随着男性的平均年龄不断增长,男性的发病率也在升高。男性到了75岁,骨质疏松发病率也升至了25%。女性只是普遍在患病时间上比男性提前,因为女性的骨密度和骨质量都比男性小。在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也会降低,因为有助于钙质累积的雌性激素此时分泌量减少。不过男性稍后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也就和女性并驾齐驱了。男性一到75岁,雄性激素和睾丸激素分泌量普遍下降,不足以维持骨骼的密度和质量。

    ——《YOU:身体使用手册》(译林出版社)

    损害骨骼的食品

    尽管高蛋白饮食对有效,但饮食蛋白质含量过高,会加速骨质流失,专家认为每天摄入大量蛋白质,每日超过140克(相当于一天吃450克鸡肉、鱼肉、牛肉或猪肉,或是吃1100克的坚果),会对骨骼构成威胁,因为过量的蛋白质会导致人体排出而不是吸收钙质。含咖啡因或碳酸饮料也是同样的道理。咖啡因会令人体在未利用钙质前就将钙质排出。每喝下360毫升的碳酸软饮料、每喝下120毫升咖啡,或每摄入110克蛋白质,就应补充20毫克钙。

    酗酒会加速骨质疏松

    最新研究报告《临床与试验研究》指出,大量饮酒会加速骨质疏松。有证据表明,骨质流失的可能性与饮酒量成正比,只是不清楚饮酒的风险临界值是多少。

    有关饮酒造成骨质流失的研究报告多数将“大量”饮酒界定为每天饮酒6杯以上。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退伍军人管理局医疗中心的丹尼斯·查卡拉卡尔博士指出,有证据表明,每日饮酒3杯以上者,就有可能出现骨质流失。该中心的特伦斯·多诺霍博士说,很多人知道大量饮酒对肝脏不好,知道饮酒损伤骨头的人却不多。他建议,骨折患者在愈合期间不要喝酒。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