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餐后养生保健注意“八不急”

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很多人的健康出现状况有一部分原因就出在了生活习惯上。比如有些人餐后的一些错误的习惯,就可能为日后身体不适埋下祸端。而我们的健康是要讲究科学的,因此在餐后一定要遵守八不急,这样还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一、不急于吸烟

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这是由于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量增多,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损害肝、脑及心脏血管。

专家分析:从医学角度来分析一下饭后吸烟的害处,是很明显的事实,显而易见。当人进食以后,消化系统立刻全面运动起来,进行消化和吸收等各种生理活动。此时人体内的胃肠蠕动十分频繁,血液循环也加快了,全身毛孔亦都张开;而且排放一些多余的热能和加紧组织细胞的生物呼吸。如果在这个时候吸烟,肺部和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力度大大加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对呼吸、消化道都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其他生物碱类物质就会大量进入人体,无疑会给人体机能和组织带来比平时吸烟大得多的伤害。所以说,饭后吸烟害处是很大的。

二、不急于饮茶

专家分析:茶中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无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铁质白白丢失。而且饭后立即饮茶茶水会冲淡胃液,影响胃内食物的正常消化。此外,茶水中含有的单宁酸还会促使胃内的物质凝固,影响蛋白质的吸收,从而增加了胃的负担。

支招:在吃饭一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应待饭后一小时胃内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时再饮用茶水,这样对消化功能和物质凝固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三、不急于洗澡

俗话说饱不剃头,饿不洗澡,有人就误以为刚吃饱饭是洗澡的最佳时间,其实不然,刚吃饱饭的时候,大量血液集中于胃部,其他器官的血液相应减少,如果这个时候洗澡,周身的皮肤和肌肉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加大,就会使供给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吸收,所以饭后不宜马上洗澡。

支招:饭后可以先休息一到两个小时后再做洗澡的打算。

四、不急于上床

俗话说:“饭后躺一躺,不长半斤长四两”。饭后立即上床容易发胖。

饭后至少要休息20分钟,再上床睡觉。哪怕是午睡时间也应如此。

#p#副标题#e#

五、不急于散步

饭后“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老年人,心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餐后多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

专家分析:人的胃在饭后是处于充盈状态的,即使是非常轻微的运动也会使胃受到震动,从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功能。

支招:饭后适当休息30分钟,待胃内的食物适当消化后,再活动较为适宜,这样也不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太大的影响。

六、不急于开车

事实证明,司机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发生车祸。这是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脑器官暂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操作失误。

七、不急于吃水果

“饭后一只果”被奉为金科玉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增强了,许多人认为饭后吃点水果是现代生活的最佳搭配。无论是在餐厅、饭店,还是在家里就餐,许多人都喜欢饭后吃点水果爽爽口,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生活习惯,因为,饭后马上吃水果会影响消化功能。

专家分析:由于食物进入人们的胃以后,必须经过一到二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缓慢排出。如果人们在饭后立即吃进水果,就会被先期到达的食物阻滞在胃内,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在胃内消化,在胃内时间过长,从而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如果人们长期坚持这种生活习惯,将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支招:最好在饭后1-2小时再吃水果。

八、不急于松裤带

饭后放松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这样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会减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韧带的负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现上腹不适等消化系统疾病。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NBA直播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