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九种常见食物,助你健康养生

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中国老祖宗特有的养生智慧是“药食同源、食疗养生”。其实,早在周朝就有“食医”一职,是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5位健康长寿的“国宝级”中医们平常爱吃又保养身体的食物。

1、莲藕

莲藕是获得最多国宝级中医师青睐,同时也是历代医家推崇的养生食物。

莲藕生食可清热、止血、散瘀,适用于经常口干舌燥和火气大的人。

中医著名的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共同组成),正是用来去除体内火气、消渴除烦、滋阴润肺,可以迅速补充体力。

生藕并有清肺止血效果,早期常用来治疗肺结核;且对于经常流鼻血的人,也有止血效果。

2、燕麦

近来当红的健康食品燕麦,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有家族遗传性高血压的中医师巫水生,天天当午餐吃。

燕麦含水溶性纤维β聚葡萄糖(葡萄糖聚合物,吃起来黏黏的胶状物质)可增加胆固醇代谢,很适合高血脂的人。

燕麦的营养价值在麸皮上,麸皮含丰富维生素B群,有助胎儿发展,孕妇可以多吃;燕麦的维生素E则可增加记忆力;叶酸、矿物质及铁质,可抗癌、预防贫血并帮助伤口愈合。

燕麦纤维含量高,易有饱足感且帮助排便,不但延缓血糖升高速度,减少脂肪堆积,且热量比米饭、面条低,很适合做为减重食物。

3、黑芝麻

爱运动的中医师董延龄,每天早晨必吃一碗黑芝麻麦片。

黑芝麻在中医里有健脑乌发的养血功效,很适合大量消耗体力的人。

现代科学证实,黑芝麻中含有九成不饱和脂肪酸及亚麻油酸,是很好的护心食物。

其中芝麻素可预防皮肤癌、降低胆固醇,对肝脏及脑神经具有保健效果。

但专家建议一定要咬破或碾碎吃,不然芝麻素无法被身体消化吸收。

4、白木耳、莲子

白木耳莲子汤含大量胶质并可安定心神,有美白回春功效。

经常相邀朋友学生吃饭,中医师姜通的红润气色总让人羡慕,女儿为他花费三、四个小时炖煮到软烂的银耳莲子汤,功不可没。

白木耳含胶质、多醣体和果胶,可润肠通便、降低胆固醇。

5、空心菜

空心菜又称瓮菜,属于生命力顽强的爬藤类植物,无论水耕或土耕都容易栽种,一年四季皆可见,但以夏季空心菜盛产,质量最好。

中医认为空心菜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如同天然保护罩,可防止夏天的细菌病毒入侵体内。

6、白萝卜

美国人说:“一天一颗苹果,医生远离我。”中国人则靠冬天的白萝卜强身保健,俗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白萝卜具多种养生价值。不但属于抗癌明星十字花科类,且维生素C丰富,是苹果和梨子的10倍。

日本研究发现,白萝卜是唯一含80多种MTBI芥末油成分(萝卜愈辛辣含量愈高)的蔬菜,具有防癌效果。

7、甘蔗

马光亚教授在“九十自述”文章中曾提到,来到台湾后很喜欢喝甘蔗汁。

甘蔗汁解热止渴、生津润燥,对于“火体”(体质燥热)的马光亚来说,甘蔗汁是湿热气候里的天降甘霖。

甘蔗的疗效,最早纪录在魏晋的医药文献中。

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热、利尿和滋养功效,生饮甘蔗汁可清热助消化,凡是口干舌躁、反胃呕吐、消化不良和发热退烧皆可使用,有“天然复脉汤”的称呼。

8、米

来自广东客家乡的中医师易权衡,六十多年来餐餐固定一碗白米饭来维持体态,他认为白米营养均衡,足以应付身体所需。

中医认为白米可以“强身好气色”,以现代科学来看,米饭含有足够的醣类和蛋白质,能够提供能量来源,且蛋白质吸收率是所有谷类中最高的。

9、鱼

鱼类蛋白质利用率高、消化率达九成,容易消化吸收,适合老人、小孩或肠胃刚恢复的人。

经常为中医发声的巫水生喜欢吃鱼,他会选择药物残留较少的深海鱼,以清蒸或煮来烹调。

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发现,鱼类经过烘烤和水煮,能提升Omega-3脂肪酸效益;搭配低钠酱油和豆腐,更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NBA直播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