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何吸引“海归”派
时间:2024-10-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引进海外人才进入新阶段
种种迹象表明,深圳正进入大规模引进海外人才的新阶段。
依据主要有四条:一是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专门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重点议题之一,这在历史上属第一次;二是今年前5个月,引进留学人员400多名,比去年全年总量还多一倍,呈“井喷式”增长;三是去年刚赴美国聘才,今年又将越洋揽贤,参聘的企业规模更大,开出的年薪更高;四是今年初出台了吸引海外人才的七项措施,提出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定位日趋明确。
如果细究可以发现,深圳引进境外人才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吸引港澳人才为主,上世纪90年代以引进“洋专家”为主,本世纪大幕刚启,延揽留学人员成为主旋律。新世纪,大规模,“海归”热,这一切背后的动力从何而来?
“示范效应”启动需求
有需求才会有供给,这是经济学的一条铁律。深圳涌动的“海归”热,同样是需求牵引的必然结果。
旺盛需求的表现随处可见:今年赴美加聘才,报名的单位近百家,经优中选优,最后才确定为52家,即便这样,仍有数十家企业委托招聘团代招;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从诞生起就“爆棚”,以至于不得不“花开两枝”,一方面在龙岗区辟第二创业园,另一方面动工兴建创业大厦;而本报与市人事局联合主办的国际人才市场(媒体版)开张就叫座,首期推出的20余名“海归”人才被一抢而空。
启动需求,原因有多条,其中最有效的一条是“示范效应”。对用人单位而言,尝到海外引才甜头,是其眼光朝外的动因之一。深圳证券交易所去年引进数名留学人员,在上市公司监管与二板市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今年则把引才名额升至10多人。市第二人民医院多年引进留学人员,建立了7个重点专业,此次出海“网才”指标达20余名。“海归”创业屡屡成功的示范榜样,是“留”住留学人员脚步的关键因素。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市留学生创业园的库万军博士,来深创业仅一年,就融到3000万元风险投资,顺利“毕业”出园;福田创业中心的胡笑平博士,其公司生产的数码相机芯片为多个国际知名厂商采用;宝安创业中心的高学锋博士,开发出数十个镍氢环保电池,去年产值达8000万元。
“百万年薪”不是炒作
衡量需求的另一重要市场“标签”,是年薪。
今年赴美加招聘,深圳不少民营科技企业对行政总裁及技术总监等职位,都开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年薪,最高年薪达3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早已超过百万。“百万年薪”是不是一种炒作?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为聘行政总裁开出30万美元年薪的某公司。这家民营科技企业总资产达10多亿元,在深圳投资基建及生物工程。公司老板首先交待记者,千万不要公开企业名称,如果是为了炒作,提高公司名气,就不会这样了。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开“天价”,有两个理由:一是公司虽然规模较大,但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高薪聘行政总裁,是公司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二是总裁不是人人能做的,也有试用期,你能为公司创高效益,自己当然会有高收益,若能名副其实,不仅是高年薪,甚至愿意给公司股份和期权。
记者采访了其他几家开出高年薪的民营科技企业,发现他们的答案都是惊人的相似。
业内人士分析,这也是深圳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面临快速扩张阶段的必然追求,从“家族式”管理到“现代化”管理,象征着部分民营企业正摒弃“血统”与“圈子”,走向理性和成熟。这,正是一种发展的需求。
亮出深圳“海归”家底
如果把市场与个人需求比作拉力,那么,政府订政策、搭平台就像是一种推力。“推”与“拉”之下,产生了“海归”热的动力。在热闹背后,许多业内人士思考,深圳“海归”人才队伍究竟有多少?
这并不是无关痛痒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项重要的决策指标,在全国引进海外留学生竞争日酣的格局下,在深圳进入大规模引进海外人才的新阶段,摸清家底,因势利导,有效管理,科学决策,更显得重要。记者曾随同有关部门到市留学生创业园及六个区调研,也咨询过公安、劳动部门,综合各方信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深圳“海归”人才规模不应该只有一些统计中所指的3000余人。
理由是:一,目前在市引智办登记的留学回国人员已达3000多人;二,深圳籍人士每年到海外求学的,超过3000人,这批人一般都会回深圳;三,每年从海外返内地,再“曲线”来深圳工作的留学人员,也缺乏统计;四,改革开放20年,中国已有13万多人才“海归”,近几年进入高峰期,深圳的人才环境与机会,应该对他们有较强的吸引力,所占比例不会太低。有人预测,以深圳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热度,“海归”人士估计会有近万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