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母子互恋情结”
时间:2024-10-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恋母情结”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孩子的性要求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独生子会对母亲发生爱恋,爱母嫌父,叫作“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后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认为他的这一说法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我们也不能把恋母情结看作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不能把它绝对化。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否认它,特别是就我国目前的家教现实看更是如此。可以这样说,“恋母情结”在我国当今的家庭中有蔓延之势。
由于特殊的生育国策,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男孩子尤其被格外娇宠,家长一时一刻也不敢放手,生怕孩子出什么意外。如果只是在意孩子身体健康还情有可原,问题出在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养育方式上:有的男孩子一直与父母同睡一床,甚至父母的性生活也不回避较小的孩子;有的男孩一直与母亲同睡一床,而父亲被冷落一边,以至青春期刚刚到来便出现许多问题;有些中年的母亲还会对母子间的亲昵津津乐道,比如说儿子抚摩她身体的某些部位才能入睡,或者说独生子如何离不开妈妈,“赖”在母亲的床上不走,她们认为是孩子在“撒娇”,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好。
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在十一二岁之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意识的萌动,一个男孩子会对母亲――一位成熟女性的身体无动于衷吗?如果青春期朦胧的性冲动指向自己的母亲,难道不是我们现代人的一种莫大的悲剧吗?
由此看来,我们今天家庭中的“恋母情结”是错误家教的产物,或者说是由于母亲对独生子的过分爱恋造成的,可以说是母亲的“恋子情结”诱发了儿子的“恋母情结”,所以对这种现象不妨叫“母子互恋情结”,这是我们要特别当心的一个亲子关系的怪胎。
我们还应看到,由于母亲过分的爱怜,男孩的心理幼稚,依赖性强,孤僻不合群,不会与同龄人交往,缺乏男孩子的阳刚之气。这对孩子的性格发育非常有害,甚至会影响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和婚姻的幸福,因此我们不可忽视存在于部分家庭中的“母子互恋情结”。作为母亲,一定要培养儿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儿子逐渐长大后,要与其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而在培养男子汉气质方面,父亲理所当然地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