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黑眼圈意味着肾虚吗?补肾这8误区你别犯
时间:2024-10-1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肾虚是中医的说法,系指肾脏精气不足。人们常因为一些症状,就误以为是肾虚的表现,这是国人在认识肾虚上存在着误区。那么,这些误区有哪些呢?又该如何补肾呢?
补肾最忌8误区
1、不分症状乱补肾
中医有着和西医完全不同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因人而异。肾虚又主要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分型不同,治疗的原则也不同。市场上的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2、肾虚是男人的专利
其实,肾虚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女性也有可能遭遇。中医认为虚的本质就是衰老。久劳伤肾的“肾虚”之人衰老速度较快。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老年人多见肾虚症。说到这里,就明白了:肾为先天之本,肾虚的人生理年龄迅速增大,提早出现更年期症状。“肾虚”女性会早早表现出闭经、性欲低下、烦躁、焦虑、多疑等更年期症状。
3、黑眼圈是肾虚表现
有的人看上去眼圈黑,身体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便说是“肾虚”。其实,单纯眼圈黑不是病态,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眼睑(眼皮)及其周围组织很薄,如劳累、失眠后,眼睑长时间收缩,能引起结缔组织血管充血,血流不畅,微循环障碍,所以眼圈发黑。出现黑眼圈用不着担惊害怕、乱吃补药,只要精神愉快,多活动锻炼身体,充足睡眠,少则35天,多则12周,黑眼圈随后也就消失了。
4、耳鸣是“肾虚”惹的祸
耳为肾窍,肾开窍于耳,肾与耳有较密切的相关性,所以很多人一出现耳鸣不分缘由动辄从肾论治,总以六味地黄补肾为主,但见效只十之一二。耳虽为肾窍,但临床治疗耳鸣不能仅仅责之于肾,应从心肝脾肺肾多方论治。在中医看来,“耳者宗脉之所聚”,耳鸣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状况十分密切,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因此治疗时也离不开对全身脏腑经络的调节。
5、将肾虚与肾衰混为一谈
肾虚是中医的说法,基本上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的病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辨证的。而肾炎、肾衰是西医的诊断,而且是要做客观的尿液检查化验,发现了蛋白尿和镜下血尿等才可能诊断,故两者不能等同。当然,他们有时有点联系,有些交叉性,就是说有所谓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有肾炎,而无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就没有肾炎。
6、有点症状就担心肾虚
很多人一遇到出汗多、频繁如厕等症状,就怀疑自己肾虚了。专家对此表示,中医讲的肾虚是一个症候群的概念,它有包括上述在内的很多种症状,但并不是说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是肾虚。判断是否是肾虚需要经过望闻问切,全面分析之后才能定夺。拿出汗来说,肾虚、胃气虚弱、湿热不清、寒邪入内等都会导致。
7、肾虚就是肾出了问题
很多病人一听说是肾虚,就如临大敌,以为自己得了大病,性能力肯定也是不行了。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肾虚几乎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是人衰老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
8、功能下降就得补肾
要辨认好肾虚的常见表现,不要进入了肾虚的误区,少吃补肾药品,食疗才是最安全又经济的补肾方法。
日常如何补肾?
补肾虚的方法很多,可以食补,也可以药补。但是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生命在于运动,所以这里提倡运动养生。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古代养生高手的补肾心法,虽然我们常说“道不轻传”,但在这个全民说健康的时代,这种思想早应被抛弃。
这套心法的具体步骤是:站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上举伸直,在脑后交叉。然后腰腹略向前倾,双手尽量向上伸直,并后压,此时,把所有力量和意念都集中在腰椎上,身体呈“C”字状。接下来,力量从腰椎发出,两臂划最大的弧度从脑后压到身体两侧,做这个动作时要下蹲(脚后跟不可离地),两手在两膝间交叉。动作结束前,意念集中在前脚掌5秒钟。需要注意的是,当两臂向两侧下压时,胳膊不要用力,只需用腰部力量带动手臂下压即可。
5秒钟后站起,前脚掌先用力,作为站起时的力量。然后将所有力量和意念再次集中在腰椎,两腿不要用力,慢慢站起来。两手要一直保持交叉,从膝盖到胸前,再直上面前,转到脑后。站立的过程中也要保持身体弯成“C”字,和之前的动作一样。
此时运用的呼吸方法是我们经常提倡的腹式呼吸。站立时需要吸气,下蹲时需要呼气。在站立和下蹲转换时,需要屏息两秒钟。
练习次数根据你的体质来定,以身体不感觉疲劳为度。动作结束后,如果感觉腰酸,可两手攥空拳,轻轻捶打后腰片刻。练习这套动作,常常会全身冒汗、脚掌发热,有的人还会打嗝、放屁,这都属于正常反应。另外,还有一些人在练>-7这套动作后,出现腰酸、腹痛,这时可以按摩复溜和太溪穴,症状很快消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