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老人低血压危及脑健康

时间:2024-10-1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随着高血压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重视治疗高血压。但是,对于低血压却普遍比较疏忽。

  77岁的张老伯身板硬朗,与慢性病从不沾边。日前,他从椅子上起身时,突然眼前一片漆黑,浑身冷汗,天旋地转,身体不支跌倒在地。虽然片刻后清醒,下肢还骨折了。医生诊断,这是由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张老伯与家人感到疑惑,人人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会慢慢升高,易患高血压病。这血压低也致病吗?

  其实,老年人不仅要重视高血压,也要防止低血压。低血压也可能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低血压可能是一过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据统计,慢性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低血压者不必恐慌

  医学上将低血压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低血压者除动脉血压低于上述值外,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常见于年轻妇女,尤其是体型瘦长者,而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活动和重体力劳动者也不少见。其低血压的产生常与迷走神经紧张性较高有关。

  病理性低血压 (低血压病)除动脉血压低于正常外,常伴有全身乏力、头晕、易疲倦、出汗、心悸等症状,当长时间站立或者由卧位(或坐位、蹲位)转为站立时,上述症状更为明显,甚至昏倒。低血压病又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多见于各种休克和急性心血管障碍。慢性低血压可有遗传倾向,也可继发于某些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营养不良、内分泌功能紊乱、传染性疾病恢复期以及使用某些降压药时,常伴有相应的不适和检查异常。年轻女性仅动脉血压低于正常,而无任何自觉症状并不属于病态。

  对症处理老年性低血压

  在夏季时分,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低血压的发生。因为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病变,体内各种血压调节机制如压力感受器等敏感性均降低,植物神经对血管的调节机制减弱。在炎热的夏季,出汗增多,易导致体内容量不足;在较快速的体位变化时,老年人动脉硬化,血管的弹性差;心脏搏出量又跟不上,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病人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老年性低血压的防治首先查找病因,如患有贫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时要及时诊治;如果患的是体位性低血压,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尽量缓慢,不可操之过急,每变换一次体位,要休息片刻;体质虚弱者应加强营养。夏季出汗较多时,注意盐和水的补充。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夏季要注意监测血压的变化,按照医嘱及时合理地调整降压药的数量、种类和剂量,以防止低血压的发生。钟远(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低血压常见原因

  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这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无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人。

  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改变到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与之相关的疾病有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其他情况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慢性营养不良和血液透析等。

  排尿性低血压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充盈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药物性低血压老年因病服用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安定类、氯丙嗪、奋乃静、双氢克尿噻、速尿、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能引起低血压。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