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关于食物相克的三大误区

时间:2024-10-16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菠菜和豆腐、牛奶和鸡蛋、土豆和牛肉……经常留意保健养生知识的人会发现,这样的食物搭配已经越来越受到“批判”,因为它们都属于所谓“相克”的食物。因为一个“克”字,让很多人吃饭时“瞻前顾后”、无所适从。可是,2000多年来,中国人就这么吃,从来没断过,难道我们的祖祖辈辈一直吃错了吗?

食物相克书卖得很火

近年来,有关“食物相克”的书籍一直占据生活类图书销售排行榜的高位,“连续数月荣登全国各大书城畅销生活书排行榜”、“自2003年8月出版至今已重印10次”、“贝塔斯曼书友会2004年、2005年度生活书上榜图书”等字眼充斥在封皮上。不仅如此,“食物相克”书籍,也有越出越厚的趋势,所列出的“相克”搭配,从百十来种,到最近出的书动辄就是1000种。图文并茂,很受读者欢迎。

乍一看,书中所列“相克”的后果都很严重,有的会使“身体不适”,有的易“中毒”,还有很多写的是“失明”、“导致死亡”,白纸黑字的煞是吓人。

至于“相克”的解释,有些提出化学成分、生化反应这样的科技语言,有些引用中医典籍,说着性味归经这样玄妙的语言,也有很多语焉不详,一句“伤身”了之。
 

 

食物间“干扰”没那么厉害

对于市面上如此众多的食物相克“理论”,所用的无非就是以下几招:用现代的营养学理论,像如何产生沉淀、造成不能吸收、如何破坏营养成分,来证明相克有理;用西医的理论,大谈生化反应、器官细胞等等,很深、很玄;实在讲不清道理,就把老中医搬出来了,什么气血亏,四气五经等等;不讲任何道理,怪怪地引一段古代中医的经文,认为这就是食物相克的理论。

食物相克没有那么“厉害”,正常体质、身体健康的人,吃食物应该是没有禁忌的。“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某两种食物同吃营养可能相互抵消,这也是很多人推崇"食物相克"的主要原因。”不同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或化学成分在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确实存在相互影响,导致某些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与利用,这是正常现象,没什么大不了。

#p#副标题#e#

三种误区要避免

在所谓的“食物相克”中,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存在明显的错误,如羊肝与红豆同食会引起中毒,可以用鸡屎白解毒;马肉和驴肉不能同食,否则会得伤寒等。第一种情况问题不大,老百姓往往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了。

二是看起来很有道理,但经不住仔细推敲。如豆浆与鸡蛋不能同食,否则影响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牛奶不能与果汁同食,易影响牛奶的营养价值等。这种情况最易得到老百姓的认同,误区很多。
 

 

鸡蛋与豆浆相克。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这个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因为大豆中确实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剂,不仅能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腹胀、腹痛与腹泻。

但是,胰蛋白酶抑制剂不太耐热,只要加热时间足够,就会被破坏。相反,而将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混合食用,有助于产生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还可减少蛋白质被分解、代谢为能量的量,减少含氮物质的产生,降低了肾脏的负担,对机体有利。

牛奶与果汁相克。果汁属于酸性饮料,能使蛋白质凝结成块影响吸收,降低牛奶的营养。实际上,凝块是食物内部膨胀的结果,食物膨胀后会产生很多细微的孔洞,这些孔洞能够使分解蛋白质的酶进入其内部,从而增加了酶与蛋白质的作用面积,使食物更容易消化与吸收。

三是确实有道理,但也应分清不同的情况,如菠菜与豆腐不能同食等。

这是最符合营养道理的一条食物相克的理论。因为菠菜含有较多的草酸,能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草酸钙沉淀,影响豆腐中钙的吸收。其实,如果喜欢一起吃,可以先将菠菜用开水焯一下,除掉多余的草酸。再和豆腐凉拌做汤,不但不相克,还有好处呢。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