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药膳调理小儿夏季热

时间:2024-10-1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季节多集中在6~8月份。其特征是夏季持续发热(39℃~40℃)、口渴、多尿、少汗,一般起病缓慢,有夜热早凉者,也有早热幕凉者,部分患儿喜欢伏地而卧,这是因为1~3岁的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汗液排泄功能差,出汗少,不易散热。中医则认为是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未臻完善,兼之先天秉赋不足或病后虚弱,患儿不能耐受外界酷暑的熏蒸,暑邪乘虚侵袭而发病。本病病程较长,夏季持续发烧不退可导致患儿抵抗力下降,极易并发其他疾病,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故家长必须重视。

现代医学对于小儿夏季热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无定论,故对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其病变主要在肺、胃,因肺主皮毛,司腠理开合,肺卫受暑热郁阻、毛孔闭塞,邪热不得外泄而见发热、无汗;暑伤津液而口渴多饮;暑热伤气,气虚下陷,水液下行而尿多。尿多更伤津,津伤又必多饮,如此恶性循环下造成了暑期长期发热、汗闭、多饮、多尿的症状。所以,根据中医的辨证采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清热的药膳食疗的方法,对于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确实有很好的疗效。

一、起病不久多属于暑热伤肺胃。症见发热、少汗或无汗、口渴多饮、尿多、烦躁等。可用益气生津之药膳:

1.清暑益气粥:取西洋参末1g,麦冬6g,石斛6g,知母6g,粳米30g,冰糖适量。先将麦冬、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药渣留汁,再将西洋参末、粳米加入煮成稀粥,冰糖调味即可,早晚服食。

2.竹麦鸡蛋汤:鲜竹叶10g,小麦30g,鸡蛋1个。先将竹叶与小麦加水3碗,煮沸,用文火煮至1碗半,捞去竹叶、小麦。把鸡蛋打入另一个碗中,去掉蛋黄,把蛋清倒入上述煎液内,煮至蛋白凝结,加砂糖适量服用,1日2~3次。

 3.荸荠蕹菜汤:荸荠10个去皮切片,蕹菜200~250g,切成小段,共煮汤服用。1日分2~3次服,较大的病儿可食蕹菜与荸荠。

二、久病多属脾胃虚弱又感暑热。除发热、少汗、口渴、多尿外,病儿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面色萎黄。可用清热祛暑兼和胃之药膳:

1.绿豆莲子粥:绿豆30g,莲子(去心)50g,糯米50~100g,白糖适量。先煮绿豆,至熟;再加入莲子与糯米,煮烂成粥,放入砂糖适量,1日3次分服。

2.荷叶莲藕粥:取鲜荷叶一大张,鲜莲藕一小节,粳米30g,白糖适量。先将荷叶洗净煎汤500ml左右,滤取汁,再将莲藕洗净切成小粒,与粳米一起放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后服食,每天3次。

3.黄瓜豆腐汤:黄瓜250 g洗净,切片,与豆腐250g同入锅中,加水煮汤。吃黄瓜、豆腐,饮汤。

三、如果病情更甚,除发热、汗少、多饮、多尿外,病儿还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末端较冷、精神不振等,则属肾阴虚又感暑热。可用:

1.蚕茧枣豆粥:取蚕茧10个,红枣15个,扁豆10g,粳米30g。先将蚕茧煎取汁500ml左右,再将去核红枣、扁豆、粳米一起加入煮成稀粥,早晚服食

2.蚕茧大枣汤:蚕茧、大枣各20枚,共煎汤代茶饮服。

对于此病加强护理也很重要,还需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要注意居室通风、凉爽,要给小儿穿柔软、宽大的衣服,勤洗澡,勤换衣服和尿布。睡前给患儿用温水洗浴,可以刺激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这样可以预防夜间体温过高。对待持续发热、口渴的患儿,要及时补充液体,可以让患儿喝一些淡盐开水。若体温持续超过38℃,并伴有惊跳、嗜睡,甚至惊厥、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