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秋冬养生 中医补血御寒食疗方

时间:2024-10-14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秋冬4道补血菜有助御寒:

  1.阿胶蜜枣炖鸡

  用料:阿胶15克、蜜枣1个、鸡肉50克。隔水炖一小时。

  此汤有补血养血安神的功效,适于气血虚弱、头晕、失眠、胃痛者食用,男女均宜。

#p#副标题#e#

2.党参杞子红枣炖鸡

  用料:党参30克、杞子15克、红枣15克、鸡肉150克。隔水炖。

  此汤既能补气血又比较平和,一周吃两次即可。适宜虚不受补的人。

#p#副标题#e#

3.当归生姜羊肉汤

  用料:羊肉500克、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生姜爆炒,当归用纱布包裹,再与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汤。

  此汤特别适宜气血亏虚、大病久病及产后的女性食用,对改善痛经、月经不调也有显著效果。

#p#副标题#e#

4.花生黄豆煲猪脚

  用料:花生100克、黄豆50克、陈皮1个、猪脚1对。花生、黄豆、陈皮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片刻,猪脚洗净、切块。然后一起放置瓦煲内,加入清水,先以大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两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此汤具有益气、养血、润滑皮肤的作用,对于产妇来说,还有通乳的作用,亦可以辅助治疗脚气病。

#p#副标题#e#

麦冬泡水滋阴润燥

  秋分过后,阴气逐渐旺盛,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专家表示,气温波动大时更要顺应时令养生,麦冬泡水可滋阴润燥。

  眼下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如果不适当增加衣被,很容易受凉导致外感疾病。中医认为,秋属燥,主肺气,市民在饮食上应以养阴润燥、补养肺气为主。可以多吃些百合、银耳、葡萄、梨、大枣等。

  推荐药茶方:麦冬8克、枸杞8克、菊花5克、黄芪15克,开水浸泡后代茶饮,可起到滋阴润燥、益气养肺的功效。

#p#副标题#e#

热汤面赶走秋燥暖胃暖身

  皮肤缺水、声音嘶哑、鼻燥唇干……这都是“秋燥”带来的危害。专家提醒,此时吃些滋养津液的早餐,就可赶走“秋燥”。

  秋季早餐来碗热汤面是不错的选择,热腾腾的面条暖胃又暖身。面粉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且含热量低。在煮的过程中,面条会吸收大量水,100克面条煮熟后会变成400克。

  吃面时最好搭配鸡蛋、牛肉等肉蛋类食品,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使人精力充沛。也要适量补充类似莴笋叶、胡萝卜、豆芽等蔬菜,保证各种营养物的摄入。面条在肠胃中的消化较慢,使人长时间有饱腹感,不容易饥饿。同时,口感滑软的面条也非常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更易于消化吸收。

#p#副标题#e#

秋藕宜人润燥止渴

  秋季是莲藕上市的时节。中日友好医院李佩文教授表示,藕能润燥止渴,是滋补佳品之一。

  莲藕生、熟食皆可,药用价值很高。人们食用藕时,往往把藕节弃之不用,其实藕节本身就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药。藕节因含有2%左右的鞣质和天门冬酰胺,其止血收敛作用强于鲜藕,用藕节捣碎后加适量红糖煎服,对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症)有一定疗效。

  藕既可单独做菜,也可做其他菜的配料,如藕肉丸子、藕饺、炸脆藕丝、煨炖藕汤、鲜藕炖排骨、凉拌藕片等,都是适合秋季的家常菜肴。

#p#副标题#e#

秋季吃梨可治便秘咳嗽

  雪花梨、鸭梨、京白梨……秋季。三芝堂诊所专家路洁表示,梨有“百果之宗”的美称,是秋冬季节食疗的佳品。

  梨性味甘、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润肺镇咳,用于热病伤阴、肺燥咳嗽、烦渴惊狂、咽干失音、反胃便秘等症状。用梨做食疗药膳的例子很多,因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便秘可用白梨、白萝卜各半煮水喝,酌加冰糖或蜂蜜,既止咳又通便,对肺结核低热久咳也有好处;如有咯血则再加鲜藕,可有止血作用。因热病引起的口干燥咳、身热烦渴可用梨与荸荠各半,酌加桑叶煮水,有滋阴清热、镇咳效果。

  专家提醒,梨性偏寒助湿,多吃会有伤脾胃,故脾胃虚寒、畏冷食者应少吃。梨含糖量高,糖尿病者慎食。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