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看看自己“求职安全系数”多少?

时间:2024-10-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一过年,马上就迎来招聘的高峰,大学毕业生招聘进入中盘,打工族也开始猎食;在搭上开往春天地铁的求职班车上,“求职安全系数”又会怎么样呢?
  日前,前程无忧对“求职安全系数”进行了投票调查,共有1064人完成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9.45%,女性受访者占40.55%;大专学历的为30.01%,本科学历的为37.06%;拥有2~5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占59.45%;29.63%的受访者就职于欧美企业,还有25.12%的受访者就职于民企和私企。

  最信赖大型专业招聘媒体

  受访者最信赖的招聘渠道依次为:大型专业招聘媒体、公司网站招聘以及招聘会。在补充回答里,受访者认为“亲友推荐”最值得信赖且最为有效;而对于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的受访者而言,“有名有姓”的猎头公司是很好的渠道;应届生则青睐于学校推荐或者校园宣讲会。在调查中,还发现女性受访者比男性受访者更青睐于大型专业招聘媒体和行业分类招聘媒体,男性受访者对于招聘会的信赖程度要高出女性受访者3个百分点。

  从地区来看,表示最信赖大型招聘媒体的深圳地区受访者居各地之首,而深圳地区和江浙两省的受访者同时表示,除大型招聘媒体外,公司网站招聘形式也是他们非常信赖的招聘渠道。招聘会这个形式最受江浙两省和北京受访者的欢迎,深圳求职者对于招聘会的态度则较冷淡。从行业来看,加工及制造业的受访者对大型专业招聘媒体的信赖度超过其他行业;电子技术业、金融业的受访者对招聘会的信赖程度超过平均值逾10个百分点; 咨询业和广告业的受访者更青睐公司网站招聘的方式;而生物/制药//医药业和建筑/设计/装潢业等专业性较强的受访者对行业分类招聘媒体的信赖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从工作年限来看,应届毕业生和有1~2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对招聘会的信赖度较高,拥有5~10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对大型专业招聘媒体的信赖度超出平均值近15个百分点,此外,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在补充回答中纷纷表示信赖猎头公司,愿意把相关的应聘事务交给信得过的猎头公司全程打理。

  缺乏“专业”保护意识

  大部分受访者在求职时不乏自我保护意识。8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应聘前会利用网络,搜寻应聘公司的相关信息,更有3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还会亲自去应聘公司实地考察环境;亲朋好友绝对是值得信赖的“信息源”,3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若身边有“知情人”,会向他们打听应聘公司的信息;也有一小部分受访者会采用“直接手段”,打试探电话去应聘公司。然而当询问到在应聘前是否会去了解相关的劳动法条例时,很少有受访者表示会采用如此 “专业性”的手段。也有应聘者表示,自己若是通过猎头公司找工作的,则把“安全防范”也交给猎头公司去把关了。

  “安全防范措施”,由于女性沟通能力较强,因此不少女性受访者表示会采用打电话的方式“试探”应聘公司,而在应聘前会否了解相关劳动法条例这项上,女性受访者的积极性明显要低于男性。虽说女性较男性心细谨慎,但在求职“安全防范措施”上,女性求职者表现得不够积极,专业防范意识也不强。

  如今网络发达,各地求职者都表示在求职前,多会通过网络手段搜寻公司信息。除此之外,上海的受访者在了解相关劳动法条例这项上有很积极的表现,在职场大军中是最具“专业”保护意识的。广州的受访者在采用“实地考察”手段上占各地之首,这是一种很直观的自我保护手段,若觉得招聘信息及公司有蹊跷时,不妨拉上家人或者朋友、同学一起去踩点,一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二来也可以加大保险系数,以防孤身一人落了单。深圳的受访者较青睐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消息,虽说深圳地域面积相对小,人脉关系可能更紧密一些,但遗憾的是,深圳的受访者在“了解相关劳动法规”一项上是各地比率最低的,其实专业手段往往比亲朋关系更有力更安全。

  安全不仅在入职前

  在面试后,受访者了解得最清楚的是公司背景(包括公司规模、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性质等)以及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通过自己的亲身考察,对工作环境也能有个表象了解;工作报酬是个大问题,通过面试了解也会“心里有数”;然而对于公司福利(包括四金、奖金制度、休假问题等),将近4成的受访者表示不甚了解,或者不能逐一了解。

  人力资源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女性求职者在找工作和跳槽时,对于工作环境的敏感度甚至大于对薪资的敏感度,这点也反映在面试过程中。有关数据显示,女性受访者在面试后,对于以上各情况均了解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受访者,对工作岗位和职责以及工作环境的了解更是超出男性受访者近6个百分点。同样,工作年限越长久的求职者,面试后“心中有谱”的比例也越高。

  入职以后,当然要签订劳动合同,46.0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签的劳动合同包括了“劳动合同期限”(包括试用期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岗位的明确)、“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各项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一般来说,工作年限越长,必备合同条款越不会随意缺失。不过在这次调查中还是有一半多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劳动合同有缺失,缺失项最严重的是“工作内容”和“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包括工作时间)这两项。此外,“劳动报酬”、“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和“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也属于较容易缺失的项目。据上海市劳动争议委员会的统计数据:社会保险、拖欠克扣工资、经济补偿金、辞退和加班工资已是上海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争议焦点。因此,广大求职者在应聘前还是应该了解一下相关劳动法知识,专业而全面地武装自己。

  保护自己 进退两难

  “ 陷阱” 无处不在, 面对求职“ 陷阱”,且看大家会采取何种态度面对: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会“做好充分准备,主动武装自己”;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采取“临时抱佛脚”,“遇到了再想对策”;还有一成的受访者表示迫于生计问题,急于求得工作,“顾不得危险了”,明知是陷阱,也只能跳了再说,尤其是男性受访者选择这项的比例要高出女性3个百分点。从地区来看,北京和浙江的受访者在这一项上的选择人数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江苏省的受访者虽在采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方式上是各地比例最低的,但在“临时抱佛脚”的比例上却又是各地比例中最高的。在这里我们要提醒求职者的是:“见招拆招”的不安全系数也不小,最保险的做法还是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手段武装自己。从工作年限来看,拥有2至3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选择“急于求得工作,顾不得危险”的比例是最高的。工作2至3年的受访者多担心若找工作不顺,会带来自己职业生涯的“断层期”,因此只能铤而走险,出此下策了。一份不安全的工作,一次受伤的求职经历可能比“职业空白期”带来的危害性要大,因此,还请各位求职者善待自己啊!

  值得关注的是,有不少工作经验在8年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少人问津的“一味抱怨,不检讨自己”这一选项。看来有时“经验主义”也会害人,自信经历了职场风雨,大多“陷阱”都逃不过自己的法眼了,然而一旦遇到,却“内伤深重”,所以不由地会把埋怨情绪转化到外界。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不论是初出茅庐的新鲜人还是职场大牛们,都要保持警醒,切莫掉以轻心。

  而万一不幸遭遇了陷阱,38.25%的受访者表示“不知向何处喊冤,只能默默忍受”;27.73%的受访者表示会“诉诸法律,打官司”;20.21%的受访者会“通过网络广告天下”给后来者提个醒;13.82%的受访者将会“求助于电视报纸等媒体”。而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男性受访者的比例要高出女性求职者5个百分点,女性求职者则更多地表示“不知向何处喊冤,只能默默忍受”。

  从地区来看,广州和北京的受访者更信赖媒体的力量,选择“求助于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浙江和上海的受访者则是两极分化——“默默忍受”和“诉诸法律”这两项均高于其他地区;江苏的受访者在各地中是最愿意通过网络,把自己的遭遇广告天下的;深圳的受访者则较信赖法律武器和媒体的力量。

  工作年限越短的受访者,遭遇陷阱后“默默忍受”的人数越多,但“通过网络广而告之”的比例也越多;而工作年限越长的受访者则更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拥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受访者遭遇陷阱后,选择“诉诸法律”的比例要高出平均数10个百分点。

  对话:本刊记者VS安然 (科锐咨询资深人力资源顾问)

 《职业》: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应该如何让自己变得安全呢?

  安然:这些年招聘单位欺骗应聘者的事情也不新鲜了,除了劳动部门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外,应聘者自己也要在主观上做一些准备。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要想真正保持安全,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就必须用专业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场防“陷阱”忌“三心”。第一是贪心,看到“高薪”字眼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然后再摸清对方的背景;第二就是心急,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让一些人找到了借机骗财的机会,这些人以报名费、服装费、培训费、证件费等各种名义收取应聘者的费用后便人去楼空;最后是糊涂心,眼下工作难找但并不等于“拉到篮里都是菜”,求职者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脉络有个清楚的构想,如果仔细研究还是能看清招聘中的大多数猫腻。

  《职业》:在应聘中,求职者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安然:可以用中医中的“望闻问切”来谈这个问题。“望”就是眼观四路,观察公司所在地的环境和公司人员的基本素质;“闻”是通过资讯手段了解公司经营发展概况,对于那些无法通过网站追踪其踪影的小公司,不如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和前台、保安或样子比较“嫩”的小职员聊天“套瓷”;“问”就是通过自己的人脉网,请出亲朋好友给予信息和建议;“切”即是直接交手试探虚实,如果真遇上不法雇主了,要敢于扣住他的脉门缠斗到底,切不要忍气吞声。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