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心理问题日趋低龄化

时间:2024-10-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对哈市托幼机构近1200名2岁-5岁儿童的气质和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儿童心理呈现不同表现类型,其中难养型约占16.2%、易养型约占2.7%、儿童抑郁型约占17.7%、攻击型约占20.8%。儿童心理专家于德澧介绍,儿童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类型,都是成人后导致疾病的诱因。孩子的这些不良倾向,主要是由于家长平时不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一味宠爱,对孩子所表现出的心理症状没有采取及时足够的矫正措施而导致的。

  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低龄化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个刚满3周岁的小男孩壮壮(化名)在父母的带领下从外县赶到市儿童医院,这个小男孩是心理门诊的老患者了。心理行为科主任陈彦平介绍,现在壮壮的情况已经比前些天初诊的时候改善了许多,孩子刚来时不会说话,脾气暴躁,如今他已经会说“你好、再见”等简单的词语了。壮壮长得比较胖,据他的父母介绍,孩子饭量非常大,尤其愿意吃大米饭,每顿饭必须吃一大碗米饭。医生介绍,这个孩子是由于大脑发育比较迟缓,不愿意说话,需要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相配合,这样可以有效地补脑,逐渐使他的语言功能得到挖掘。

  近来,记者从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心理行为科获悉,连日来,心理行为科的门诊量呈现出急剧上升趋势,日均门诊量达到了60例,年龄最大的为14岁,最小的患儿仅3周岁。这些孩子集中表现为缺乏耐性、脾气暴躁,而且还经常眨眼、耸肩、抓耳挠腮,有的还表现出慢性子,经常丢三落四等症状。还有的孩子表现出孤独症的一些症状: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但是对语言理解能力比较差,听到家长或老师说的话后像没有听到一样,经常没有任何反映,饭量还比较大,非常愿意吃米饭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社会家长重视

  “问题”儿童程度提高

  随着越来越多低龄“问题”儿童的增多,哈市各大托幼机构和学校以及年轻父母对儿童心理问题逐渐重视。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是专业治疗儿童心理问题的医疗机构,从这两家医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很多的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开始重视。记者在医院遇到了刚刚出生不久的杉杉(化名),他的妈妈对记者说,“孩子最近经常哭闹不停,而且还不吃不喝的,在别的医院开了很多药物进行治疗后都不是很见效,所以就带孩子来看心理医生了。”而医生的检查结果是,由于杉杉的母亲在他出生不久就离开了杉杉,孩子现在患上了分离焦虑症。

  记者在哈市各大托幼机构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各大托幼机构都配备了专职的保健医生,这些保健医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医生,而是具备了一定心理知识的医生,每年哈市各大托幼机构还会积极配合医疗机构,为所在园所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免费的心理评估,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部分家长在急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行为疾病,尤其是在孩子患病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误认为这是孩子有“个性”。儿童心理专家指出,孩子到底有个性还是有病———儿童心理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1] [2] [3] [4] 下

  精力总不集中应怀疑多动症

  幼儿园大班的小强近来突然变得异常调皮,上课时总做小动作,一会儿玩玩铅笔,一会儿拽拽前面小朋友的辫子,一会儿又钻到桌子下面。小强妈妈挺纳闷:从前孩子挺乖的,性格腼腆内向,怎么突然像换了个人儿似的,变得外向活泼起来了呢?后来才知道,原来孩子患了多动症。像小强妈妈这样将孩子的病态误认为是“个性”的家长不在少数。

  据哈市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专家于德澧介绍,儿童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多动症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因此许多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如果家长未认识到孩子的病态,不能对其及时引导,反而采取责备甚至是打骂的方式,那么就很可能将孩子潜在的不良情绪激化。

  语言暴力:“爸妈死了才好呢”

  今年4岁的明明(化名),每天都要午夜以后睡觉,早上10时才起床,无论其父母怎样哄劝都不管用。最让父母头疼的是明明一顿饭就要吃上两个小时左右。每天面对不听话、固执的儿子,父母逐渐失去了耐心,每当明明不听话时,父母就报以打骂。4岁的明明面对父母突如其来的改变,对父母的感觉也从开始的依赖转变为愤怒。在这位年龄仅有4岁的孩子口中,有一天突然说出:“爸妈死了才好呢!”

  市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医生于德澧介绍,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于德澧讲,明明的气质评估为语言暴力型儿童,这一类儿童的症状主要是对外界的反应较强烈,没有规律性,极易造成家长的心烦意乱。而这一类儿童除了极端的语言暴力外,他们口中常说的诸如“不喜欢这个”、“不跟你好了”、“烦死了”等都属于语言暴力。

  于德澧讲,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这期间年轻的父母不仅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而且食物也优先供应孩子,甚至不让孩子与他人分享,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家长的娇宠放纵,极易导致孩子为所欲为,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家长以打代教导致孩子爱说谎

  6岁的小华就要上学了,让孩子父母担心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华有了眨眼睛的习惯。刚开始还以为是眼睛出了问题,小华的妈妈带他到医院看了医生,但检查一切都正常。小华还喜欢说话,坐着几分钟就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有时妈妈在看电视,身边的她仍然说个不停。更严重的是,今年开始,小华越来越喜欢说谎,一会儿说同学欺负了她,一会儿又说自己考了100分。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一些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需要关心的要求,当孩子一次偶然的说谎或者眨眼后,家长注意了,关心了,就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一些看起来不好的习惯。许雅滨介绍说,有些家长习惯以打代教,一发现孩子说谎就是一顿痛打,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会令孩子不断“改进”说谎技术来对付家长的打骂。成人要帮孩子掌握六种能力

  为了使孩子不出现精神障碍,拥有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家长、老师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专家解释,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根据孩子的特点,可以具体表述为以下几种能力: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缺乏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将来要奋斗的目标也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是家长和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所谓“短处”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在遇到挫折和竞争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因此,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即使对成年人来说,正确地认识自我也非易事,所以,首先要懂得客观评价自己,有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

  2.学会倾听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

  一些儿童往往在与人交流时,不注意他人的讲话或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儿童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人的沟通,有快乐的事不能同他人分享,有烦恼的事也不能同他人分担。这样,由于长期听不进去,说不出来,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独来独往,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而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大人要帮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 #p#副标题#e#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3.认识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

  儿童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教育他们懂得和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不仅从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做出冷静的处理。

  4.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容易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导致一些儿童青少年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在这种时候,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在这当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既是一个交友的必须,更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乐”,这是我们培养儿童青少年快乐心情、健康行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5.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

  每个儿童青少年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父母、亲戚、老师、同学和朋友等许多人中,即使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怎样有效地解决这种冲突,需要学会应对的技巧和方法。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态度和办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问题,这样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将使他们处于抑郁、焦虑之中。因此,应该教育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骤,要讨论,要协商,要探讨,要尝试。使他们学会主动地适应环境,尽快地从遇到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在解决问题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6.避免攻击性言行:培养自律能力

  儿童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闹不团结,重者就会一时冲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矫正和制止,发展下去不仅对他人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对自己更是遗患终生。

  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不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这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要求。如有征兆尽快就医

  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出以上几种能力,他应该可以有比较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异常表现,要及时去看心理或精神科医生。这些异常表现诸如:注意力分散,多动,易冲动;对立师长,处处违抗,难于管教;对网络或某种癖好成瘾,类似吸毒;多门主课不及格,阅读、计算困难;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无事自烦;孤独自卑,忧郁苦闷,懒于交往,情绪低落;兴趣变淡,欲望骤减;不易入眠,多梦易醒等。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