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有些毒蘑菇长得低调要分清

时间:2024-10-20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有句老话,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同理,那些长在山的那边、草的那边的野蘑菇也不是随便可以碰的。

前天晚上,一对中年夫妻在杭州留下镇王家坞附近的山里,摘了一小袋野蘑菇,重量可能还不到一两。没想到,夫妻俩吃完这盘清炒蘑菇后,双双被送进了医院。

妻子说,这座山上每天都有不少爬山锻炼的人,顺路采些蘑菇回去。她有些担心,其他人吃了蘑菇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中毒。

吃完一盘清炒野蘑菇,丈夫疼得直打滚

陈女士今年38岁,和丈夫都来自重庆,夫妻俩在杭州打工好多年了。不久前,他们到留下镇王家坞的一个工地上干活。

前天傍晚5点多,正准备回家做饭的陈女士被大雨困在了工地上。恰好,有几个爬山锻炼的人在山脚躲雨。

陈女士发现,他们的手里都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蘑菇。一问,都是在附近的一座山上采的。

原来最近一段时间,持续的高温多雨,让山里的蘑菇跟打了“鸡血”一样疯长。

陈女士动心了,为了尝个鲜,趁着雨小,她也进了山。果然,一场暴雨过后,半山腰随处可见野蘑菇。陈女士掏出袋子,随手抓了几把,“量不多,大概还不到一两。”

晚上8点多,夫妻俩回到家,陈女士做了一道清炒野蘑菇给丈夫下酒,自己也吃了几口。

才过了两个多小时,情况就有些不对了,丈夫肚子疼得打滚,跑厕所吐了两三次,陈女士也觉得腹痛、胸闷。

“那感觉就和农药中毒差不多。”陈女士的丈夫有过中毒的“经验”,他觉得赶紧得去医院救命。

昨天凌晨,夫妻俩双双被送进了解放军117医院。妻子情况还好,治疗后恢复得不错,但丈夫除了洗胃外,一直到昨天中午仍在输液。

主治医生说,夫妻俩病情都还稳定,初步判断应该是食用了有毒的蘑菇,但由于毒蘑菇都被吃完了,因此没法确定是哪种毒素。

毒蘑菇长得像平菇,雨后采摘的人很多

那么,这有毒的蘑菇到底长什么样?昨天中午,陈女士坐在病床前极力回忆。

“其实样子就和平时吃的平菇差不多。”陈女士说,都是乳白色,唯一不同的就是,毒蘑菇的菌盖像一把被风吹翻了的伞,顶部下凹,四周向上生长。

“吃起来味道还不错,要不我们也不会把一整盘都吃光了。”陈女士说。

昨天,记者来到这对夫妻打工的王家坞,顺着村口的一条小路,走上两公里左右,就是陈女士采摘蘑菇的地方。

不过,记者在山上转了半天,也没能找到她口中描述的那种毒蘑菇,只发现一些长在树干上的白色菌类。

“可能是最近采的人比较多。”村民沈大伯说,最近雷阵雨多,山里的蘑菇长得很快,有些爬山锻炼的人常常会随手摘一些带回去。

#p#副标题#e#

但哪些蘑菇有毒,哪些没毒,住在山边半辈子的沈大伯也说不好。

他说,本地的村民平时只认准一种野生蘑菇,那就是生长在竹子边,只有到每年梅雨季才会冒出来,除此以外,他们一般不会去采摘野生蘑菇。

不是所有毒蘑菇都很“妖艳”,野生的蘑菇最好不要采食

何传俊是杭州食用菌学会的秘书长,也是出了名的“菌类大王”。昨天,记者把陈阿姨采摘到的蘑菇形容给他听,试图找出惹祸的毒蘑菇品种。

不过,由于看不到蘑菇的全貌,何传俊坦言,判断起来难度不小。

“杭州范围内的蘑菇品种超过1000种,每年的5月到8月,是蘑菇大面积生长的季节,出现食用蘑菇中毒的事情也往往集中在这段时间。”何传俊说,目前在杭州野外最常见的毒蘑菇主要是白毒伞、月夜菌、红鳞花边伞、鳞柄白毒菌等。

他认为,如果仅仅从颜色和菌盖的形状分析,陈阿姨采摘的毒蘑菇有可能就是白毒伞。

这种蘑菇有剧毒,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可致使人体内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那么到底如何区分蘑菇的“好坏”呢?

何传俊说,以前很多人认为颜色艳丽的蘑菇就有毒,其实并非绝对,“就拿白毒伞来说好了,样子长得和市面上卖的很多食用菌差不多,但它含有剧毒。”

“从外观看,毒蘑菇的菌柄上有菌环,菌柄下有菌托,而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何传俊说,除此之外,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分泌物清亮,但毒蘑菇有怪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分泌物也比较黏稠。

尽管区分毒蘑菇的方法有很多,但何传俊的建议是,野生的蘑菇最好还是不要采摘食用。

他说,全世界的毒蘑菇超过百余种,就算是菌类专家也无法立刻分辨出。而且即便是可食用的菌类,受到污染也会导致无法食用,所以市民最好不要凭着经验采食自以为安全的野生蘑菇。

-相关链接

野生蘑菇辨别4大误区

误区一:菌子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能使银器、大蒜、米饭变色的有毒,不变色的无毒。这是最大的谬误!菌类毒素是有机物,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也不会使大蒜、米饭变色。

误区二:颜色鲜艳、外观好看的有毒,不鲜艳的剧毒。有些颜色不鲜艳、不好看的如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却有剧毒,吃了就要害人性命。

误区三: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有腥臭味的有毒。其实不然,豹斑毒伞就常常被蛞蝓(鼻涕虫)咬食,但有剧毒,而且很多毒菌会生蛆。

误区四:伞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有菌托的有毒。实际上不全如此,毒粉褶菌没有这些特征,却毒得很。但草菇既有菌环又有菌托,却是美味食用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拣拾到有菌环、菌托又不知名称的野生菌,不要轻易食用,因为具备这种形态的鹅膏科的一些菌如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毒蝇伞都是大毒菌,毒蝇伞刮去鳞片就很像橙盖鹅膏。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