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挖鼻孔和吞咽鼻涕会得哪些病

时间:2024-10-20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目前全球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达10%——14%,也就是说全球有将近6亿人正在饱受鼻炎的“骚扰”;其中66%的哮喘患者是过敏性鼻炎的受害者。

七成患者难分鼻炎与感冒

同样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致使不少人误以为感冒,于是服用感冒药。
 
问题是,感冒药也奏效。因为大多数的感冒药都含有缓解流涕、打喷嚏的成分,但对治疗鼻炎来说,大多数人过了数天又会反复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临床上很多病人都发展成慢性鼻炎了才去鼻科就医。不仅治愈困难,所花费的精力和金钱也比感冒多得多。

辨别感冒和鼻炎

第三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陶树东告诉记者,下面四种典型症状能够正确区分感冒与过敏性鼻炎。

1、打喷嚏。感冒会打喷嚏,但次数不多;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之一就是连续打喷嚏。

2、流清鼻涕。流清鼻涕一般出现在感冒初期,量不会很多。而过敏性鼻炎伴随着打喷嚏还会有大量鼻涕。

3、鼻痒。感冒时主要表现为鼻塞。过敏性鼻炎鼻腔与咽喉部位会非常痒,忍不住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还可能伴有眼、耳、咽喉等多处发痒,出现嗅觉减退。

4、全身症状。感冒同时有全身症状,如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而过敏性鼻炎无全身症状。

三个坏习惯

擤鼻涕:两侧鼻孔同时用力

擤鼻涕是鼻炎患者最频繁的举动,但擤鼻涕却会使鼻膜黏液充满鼻窦,使得鼻窦变成病菌滋生的温床。

擤鼻涕的正确方法:堵住一侧鼻孔,擤另外一侧,并交替进行。擤鼻涕后的卫生纸马上用马桶冲走或扔到密闭垃圾桶内。

挖鼻孔: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挖鼻孔几乎是很多人都有的一个习惯性动作,挖鼻孔一方面会损伤鼻黏膜,手上的细菌、病毒可能造成局部的毛囊炎。由于鼻部处于医学上的“危险三角区”内,如果炎症控制不好,有可能侵入颅内,危及生命,所以最好戒除挖鼻孔的坏习惯。

吞咽鼻涕:容易刺激咽喉和肠胃

鼻涕中含有尘土、细菌等微小的有害物质和过敏原,咽下时会对咽喉部黏膜造成刺激,引起咳嗽,长期如此会引发慢性咽喉炎,吞咽到胃肠中的细菌和病毒也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引起疾病。

治疗的三个方法

医大总医院耳鼻喉科倪长宝主任介绍,目前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重视鼻部保健

调查显示,很多市民不重视“鼻干”和“鼻脏”的症状,没有及时洗掉附在鼻腔黏膜上的病菌和杂质,造成“病从鼻入”。医大二院耳鼻喉主任黄永旺介绍了几种鼻子的保健方法:

冲洗:鼻炎、鼻窦炎患者中,在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工作的人,鼻部干燥较为严重和鼻部手术后的人可以到医院进行鼻部冲洗,可有效缓解鼻部不适。在家里也可以用清水或淡盐水进行鼻部清洗:将鼻孔浸在盐水中,随吸气将水吸入鼻腔,让其充分与鼻黏膜接触,稍停一会儿,再将水呼出,反复1-3分钟。注意防止水呛入气管。鼻部干燥可滴1-2滴植物油在鼻腔中,以保持鼻部的滋润。

按摩: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至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侧而下,反复多次;两拇指稍微弯曲,其他四指轻握拳,用拇指背沿鼻骨两侧上下往复稍用力擦“迎香穴”,上至睛明穴;

按穴:用手指按摩面部迎香穴、印堂穴多次。迎香穴在鼻翼两侧,鼻唇沟内;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准妈妈妊娠期鼻炎影响胎儿

很多平时没鼻炎的女人,怀孕后却出现了鼻涕增多、鼻孔堵塞的现象,这种鼻炎叫妊娠期鼻炎。大部分女性分娩之后会自动痊愈。这是由于怀孕后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鼻黏膜超过敏反应。

目前对于妊娠期鼻炎没有太好的处理办法,最好先治疗再怀孕。孕期不要吃过热的食物。如果鼻塞症状严重,影响睡眠,可选择薄荷油等进行缓解,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局部点药。慎用口服药品。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 ·苦瓜
  • 保健图文信息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中国首富之子组建第一白富美公会 说屌丝勿扰
    中国首富之子组建第一白富美公会 说屌丝勿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