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提醒把酒精的危害降到最低

时间:2024-10-1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这是过量饮酒最真实的写照。然而,当饮酒不可避免,人们如何把酒精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呢?

  不可忽视饮酒前的准备

  瞿瑶教授认为,饮酒前需要做两方面的准备:“一是选择最佳的饮品。华夏酒文化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酒过三循、菜过五味’,讲的就是酒文化与饮食文化的一致性,苦酒(不吃菜、单饮酒)伤肝胃是不争的道理。再说酒分蒸馏与酿造两大类,前者如白酒,不仅不含营养成分而且对肝损伤明显;后者如红葡萄、黄酒、啤酒,都含有糖类、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它都能提供,故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据近年动物实验研究报道,在几种经常饮用的酒类中,对肝脏几乎无损伤的品种,首选为红葡萄酒,黄酒次之。而白酒是对肝损害最为严重的酒类。

  “二是饮酒前要吃点东西垫底。在喝酒前先吃点饼干、糕点及米饭等食物,以减少酒精对胃肠及肝脏的损害,减少的发生。从酒精的代谢规律看,最佳佐菜当推高蛋白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注意,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粘膜,甚至诱发癌症。”

  此外,在我国古代书籍中,还记载有一些所谓的“饮酒不醉”的良方。如清代无名氏在《调鼎集》载:“饮酒欲不醉者,服硼砂末少许,其饮葛汤,葛丸者效迟”。《千金方》:“七夕日采石菖蒲,末服之,饮酒不醉。”

  醉酒后如何应对
  
  醉酒是常常发生的事,如何醒酒,使醉酒者尽快恢复过来?通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用各种办法解酒,各种解酒方也就应运而生。当然,好醉酒者也是很重要的。

  民间解酒方推荐
  
  从古至今,人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解酒方,现介绍几种如下:

  《醴乐志》言“甘蔗汁治酒病也”。宋代赵希鸹:“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烫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皮下喉即安”。清王士雄:“饮酒大醉,冲葛粉食之即解,烧酒醉者,饮糖茶或麻油。糯米炒焦,冲水作茶饮”。

  菱角解酒2方《本草纲目》:“(菱角)解暑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后人据此开出菱角解酒简方:①菱角250克、连壳捣碎加白糖60克,水煎后滤汁一次服用,可治饮酒过度。②菱角粉50克,白糖少量,水煎成糊状食用,有清解酒毒作用,适用酒后口苦烦渴。

  食醋解酒5方:
  食醋1小杯(20~25亳升),徐徐服下。
  食醋与白糖浸蘸过的萝卜丝(1大碗)。
  食醋与白糖浸渍过的大白菜心(1大碗)。
  食醋浸渍过的松花蛋2个。
  食醋50克,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

  三豆解酒方绿豆、红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减轻。

  此外,瞿瑶教授还特地介绍了一种保肝品——海扑乐宝,它是由美国马林大药厂生产的,刚获批进入我国市场的保健品。由于它是蛋白质B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综合配方,用在保持正常肝功能的饮食补充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四招应对醉酒者
  
  一是对醉者注意保暖,将头转向一侧,如有,应及时清除其口内的呕吐物,要当心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引起肺部感染。

  二是醉酒较明显,又不能配合服用解酒食品时,可设法使醉酒者产生恶心呕吐(用手指、棉棒、鸡毛等搅触病人咽喉),将胃内容物吐出,必要时还可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液洗胃。但注意不可用浓茶、咖啡等来解酒,因为茶和咖啡不但不能帮助解酒,反而会加重醉酒症状。

  三是对行走不稳者,要防止跌倒,以避免跌打损伤。

  四是对重度醉酒者,身边的人应及时拨打120,或者立即送医院进行急诊抢救,千万不能耽误时间。必须注意,不管轻度、重度醉酒一律不准使用镇静剂或剂,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