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洗衣机槽藏污纳垢不容忽视

时间:2024-10-16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国际上的数据发现女性一次感染霉菌的比例为75%,而经过治疗后女性二次感染霉菌的比例仍高达40%。霉菌是女性健康的极大威胁。比如霉菌性阴道炎,很难根治。孕期妇女如果感染霉菌,极易导致流产、早产甚至死胎。日常生活中很多环节都可能导致霉菌感染,比如公共场所交叉感染、不合格女性用品的使用、自身机理失调等。

可你是否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洗衣机,也是白领女性健康的致命杀手?

案例:

李女士(35岁)最近感觉下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得了霉菌性阴道炎。在向医生讲述了生活习惯后,医生建议她回家检查一下洗衣机。李女士一家4口,只有一台洗衣机,使用近3个年头,之间从未清洗过,因为平时上班忙,家里大人小孩所有的衣物、鞋袜都是扔里面一起清洗,只是很注意平时洗衣时添加消毒液消毒。听了医生的建议,李女士请洗衣机维修工人回家进行检查。取出洗衣机槽的那一刹那,真把李女士给吓着了,洗衣机槽壁和底部附着了大量的污垢,又黑又粘,用这样的洗衣机洗衣服,难怪患病了。

洗衣机槽藏污纳垢不容忽视

据专业卫生机构调研发现,家用洗衣机细菌超标率高达81.3%,其中霉菌检出率60.2%。霉菌又称白色念珠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平时生存于人体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及其他脏器中,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白色念珠菌就会繁殖,达到一定量时,人体就会发病。

洗衣机槽滋生的霉菌通过污染衣物,接触人体导致疾病,如引发霉菌性阴道炎症。李女士就是因为穿被洗衣机二次污染过的衣物从而感染上了霉菌。

洗衣机能藏污纳垢,与它的结构有关。全自动洗衣机一般都有内外两个筒,我们平常见到的只是内筒,内、外筒夹层之间存在的洗衣机槽,就是藏污纳垢之地。

洗涤水在洗衣机槽和内筒之间流动,日积月累,水垢、洗衣粉游离物、衣物纤维和污垢、人体有机物质等杂质就会粘附在内槽壁上,在常温中不断发酵,堆积出一层又黑又黏的脏渍和顽垢,并滋生大量病菌。洗衣机的使用时间越长,积累的污垢和病菌就越多,对衣物造成的二次污染就愈加严重。

布满污垢和病菌的洗衣机槽

李女士从家电清洁专家处获知:洗衣机要定期清洁。至少每2个月一次。如果家里洗衣机使用频繁,那么相应清洁频率也应该提高。并且纠正了洗衣误区:洗衣时候添加消毒液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管用。因为在洗衣过程中消毒液只能杀灭衣物上的一些细菌,但对于洗衣机机槽本身所附着的污垢没有任何作用,最多只能清除其表面的病菌。

污垢不除,污垢内包裹的大量病菌仍然存在;另外,按照目前大家洗衣时消毒液的使用量,经洗涤水稀释后,杀菌作用明显减弱。 #p#副标题#e#

放心洗衣好习惯:先洗洗衣机,再洗衣物。

据了解,目前洗衣机清洁有如下方法:

一种方式是像李女士一样,请专业的洗衣机维修工人拆卸洗衣机进行清洁。不过这种方式比较费时费人工,并且经常拆卸也容易损伤机器。

另一种方式是其中一种清洁方法是使用专业的洗衣机槽清洁剂,这类产品针对洗衣机槽污染问题,去污除菌效果很好。不过选购时切记要购买具有高除菌率的产品,这样洗衣机清洁的效果才有保证。

据小编获知,目前洗衣机槽清洁剂产品已经升级到第2代了,力涤芯技术加活性成分能确保洗衣机彻彻底底洗个澡。例如家安第2代洗衣机槽清洁剂。

此外,日常的洗衣机使用习惯也非常重要!比如,贴身衣物、内衣裤与外套分开洗涤,最好单独手洗,以降低衣服之间、衣服与洗衣机之间的交叉污染;将洗衣机摆放在通风、明亮的地。

最后,洗完衣服后应该打开洗衣机盖子通风一段时间,让里面保持干燥状态,以促进残留水分的挥发,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而且衣服应该立刻拿出在外面晾晒,不要闷在里面。侧开门的洗衣机除此之外,还要把镶嵌在门口的垫圈中的水擦干,以免滋生霉菌,洗衣机应尽量避免存放在卫生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在工作、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你在辛勤忙碌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不受妇科疾病的侵袭。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