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排汗法有排毒降温奇效
时间:2024-10-1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核心提示:夏季到来,不少人对于排毒养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通过排汗的方式进行排毒是效果最好的。
“体若燔炭,汗出而敬”。这句话出自两干多年前,中医最早的一本经典著作《内经》。意思说发烧的时候,皮肤表面摸上去灼热烫手,可以通过发汗,使毒邪随汗外泄,让热度降下来。这种处理和现代西医的治疗是共通的。西医遇到体温40度,肌肤灼热,头痛如裂的患者,也常给予解热镇痛药,使之发汗退烧。西医认为,出汗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体温和排泄。即使冰冻三尺,人体每天仍然要出汗500毫升,只是感觉不明显,叫做不显性的出汗。至于显性出汗,则一天要失去水2000毫升以上,大汗淋漓一小时,失水可高达3000毫升。而每克水成为汗液蒸发,就可以从体表带走580卡热量,所以发汗以后,体温可以明显下降。中医在几千年以前已经懂得运用汗法来治疗疾病,这可以说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
发汗须辨表里寒热
具有发热症状的疾病很多,病情复杂,当然不能见热就发汗。实际上中医对于汗法的应用范围和分寸是很讲究的,其要点之一是要区分表里寒热四字。
表和里是指人体病变部位的浅和深而言。汗法适用于治疗表证,所以又称之为解表法。凡病变部位在皮肤、肌肉、经络,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少汗等症状的称为表证,伤风以及各种传染病的初起大抵就是这种表证的症状。《内经》说:“在其皮者,汗而发之”,如果病在表证,不用发汗解表,而过早地用治里证的清热、泻下诸法,反而加重病情,即所谓“引狼入室”,促使外邪内传,那时发汗就鞭长莫及了。
中医认为,虽同为表证,病的性质还有寒、热之不同,因而所用的发汗药物也有差别。一种是风寒表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头痛,无汗,周身关节肌肉酸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对这种风寒表证要用温性的辛温解表药,它们的发汗力强。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生姜就是这种药;成药则有午时茶、苏杏二陈丸、通宣理肺丸等。第二种是风热表证,表现为发热较重,恶寒轻微,汗出不畅,口干微渴,咽喉疼痛或红肿,或者咳嗽痰稠黄,大便干。所用药为凉性的辛凉解表药,发汗力比较弱,如桑叶、薄荷、牛蒡、豆豉,成药有银翘解毒片(丸)、桑菊感冒片、感冒退热冲剂等。这两种表证性质不同,治法各异,不能混淆。但是,有经验的中医往往于辛凉解表方中,有针对性地加一、两味辛温药,这是为了加强发汗能力,是中医治法灵活多变的表现。
虚实有别四季不同
发汗还须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有的人体质虚弱,发汗就要慎重。比如平时就汗多的人,中医称为表虚;贫血或者流产以后,中医称为血虚;还有的平旧寸就患有肺气肿、气喘,素来倦怠乏力,中医称为气虚。对这些虚证,在发汗时都要照顾到,不能只一味发汗,否则愈汗愈虚,表证不解,反伤正气。所以虚证病人的发汗,要请中医专门配方进行,医生可以根据不同体质情况,加减各种性味功能的药物予以照顾。至于心力衰弱、吐泻失水、出血多、津液亏损的病人,在一般情况下,汗法是禁用的。而且,即使体质正常的人,发汗也要掌握以“汗出邪去”为度,不可太过。
汗法在四季的运用还有不同。这因为不同节令的气候,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比如夏季痰病中,大多挟有暑、湿因素的危害,中医谓:“暑必挟湿”。这时候的感冒,往往发汗以后,热度虽有减退,仍然会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四肢困倦,胸闷泛嗯,不思饮食,腹痛便稀,这就是挟湿的表现,西医称之为流感胃肠型。治疗就必须解表兼.清暑利湿,中医方新加香薷饮最适合,成药藿香正气散(水,丸)也是按这种治疗原则配制的,所以,夏季感冒,多用这些药。其他霉天、秋季、冬春发汗也各有不同。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中医汗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决不止于感冒。中医汗法具有退烧、透疹、消水肿、祛风湿等多种作用。比如小儿急性肾炎、水肿严重、小便短缺,就可以利用发汗配合利水法治疗,中医称为“开鬼门”(鬼门即指汗孔)。其他一切具有表证的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初期、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痢疾腹泻、麻疹、皮肤病等也都可运用汗法。甚至在流脑、乙脑等严重疾病的初期也可运用。当然,这些都是有经验的中医的事,家庭中不能盲目地运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