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力”入侵都市白领男性
时间:2024-10-1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叶城是北京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部门经理,收入不菲,可他自己并不觉得快乐。
毕业之后的他先从普通职员干起,对于IT业的人来说,加班加点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时间谈恋爱;然后是读MBA,到美国留学,一呆就是3年;回国后升职为部门经理,各种应酬却接踵而至。经单位热心同事介绍,32岁的他在与一位女孩认识仅两个多月,就携女友之手走进婚姻殿堂,虽然说老实话,他并没有爱上她。
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一丝遗憾,爱不爱并不重要,反正他认为自己根本就不会爱上谁,因为,他有一种“不管怎么样都爱不起来的感觉”……
医学上有一种生理疾病叫“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躯体疾病,电视剧《过把瘾》中的男主人公患的就是这种病。这种病会让人全身肌肉缓慢、逐渐地萎缩,整个人体的肌肉完全无力,直至最后呼吸肌也全部萎缩、无力呼吸空气,最终窒息而亡。与这种可怕的躯体疾病相对应,人们在心理上也有一种类似的病态,就是个体无力去爱、心灵慢慢萎靡,直至最后心如死灰的无欲状态,可以形象地将其比喻为“重症爱无力”。
因为爱太难?
不只是叶城遭遇到“爱无力”,在都市白领男性中,“重症爱无力”其实是一种常见病。
法国一家妇女杂志根据调查,将男人分为四大类型:单身贵族、工作狂、名人和传统型男人,而这四种类型的男人中,都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人是“爱无力”的患者。
单身贵族都是些教育程度高,职位高,收入好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因为知识多且拼命工作,大多经济富裕,能经常出入大酒店的舞会,或是文化中心的音乐会,扬帆出海,赛车,打高尔夫球和网球,甚至到外地游埠度假也是家常便饭。但这些男士大多不愿受爱情的束缚。由于情趣高,消费力强,对大多数“非我族类”的女性很难去爱,甚至对是否有真爱报怀疑态度。此外,他们注重个人形象,对新产品及新观念的接受能力强,因此爱情未必专一,起码交游广阔,女伴许多。而女伴与爱人之间还有多远,只有他们自己晓得。
名人型的男士由于自身身价过高,对每一个从身边有意、无意出现的女子,都持怀疑态度,慨叹:世风日下,谁知道她是冲着我这个人,还是冲着我的名头来的呢?防人之心一起,连一见钟情的感觉也难有了。再加上名士风流的天性,“何不潇洒爱一回”的激情荡然无存。
工作型的男人除了上班外,大部分时间会留在家中,甚至把工作带回家里,因此这些男人很难拿出时间和精力关注身边的异性。即使遇上合适的异性,也会因终日埋头工作,缺乏生活情趣,不懂浪漫而无法擦出爱的火花。
传统型的男人都是大男子主义者,他们保守,满足现状,心目中的理想配偶是温柔、贤淑,遵守三从四德,留在家中服侍丈夫,教育子女的旧式女子,对身边越来越多的现代“野蛮女友”,根本就无法认同,更不要说爱了。
难道那些既充满阳刚之气又温柔多情的好男儿,全都消失了吗?
失去的不仅仅是爱
如果一个人向来敢爱敢恨,最近却感到爱不起来,而且这种感觉明显影响到他与人交往、影响到他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的乐趣,那就说明他已经处于了严重的情绪抑郁状态。因为爱是最令人愉悦、让人兴奋的事,一个人如果对爱都失去了兴趣,那便提示他的情绪处于低谷状态。所以爱无力其实是情绪低落的标志(正如咳嗽是感冒的标志)。
这种情绪低落轻者表现为闷闷不乐,重者可以达到悲痛欲绝,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其它症状,如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身体疲乏、运动迟缓或激越、自责内疚、脑力减退甚至有悲观厌世感,还可有睡眠障碍、食欲性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表现。
虽然情绪好坏是个体相对容易觉察的事,但在文化背景和其它社会因素的限制下,男士们往往难以启齿说自己心情很坏,即便情绪已经槽糕至极,他们也会轻描淡写地说自己“还行,还过得去”。当难以释放的坏情绪蔓延到情感上,就会出现个体“难以去爱”,或者是见到异性后没感觉、不来电,缺乏激情和“性”趣。
爱无力除了可以是情绪抑郁的标志外,也可以是思维犹豫、瞻前顾后的表现。比如一位外企白领,他戏称自己是收集迷,喜欢收集东西,家里挤满他认为有用的无用品,脑子里装满他认为非常重要的资料信息,笔记本里记满了候选女友的芳名,然而面对环肥燕瘦、佳丽如云他却一直不知如何选择、怎样取舍,这种不敢轻易去爱的犹豫状态也是爱无力的一种变相形式。爱无力者体会不到爱的快感,所以他们可能会通过某些偏激的行为去获得快感,比如疯狂购物、赌博、酗酒、游戏上瘾、甚至沉迷肉欲,这些行为虽然能一时掩盖爱无力的痛苦,却无法替代和弥补缺失的爱。
爱无力象咳嗽一样会让人痛苦,如果不及时调整它会有很多危害,就象咳嗽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蔓延为肺炎、败血症,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甚至危及生命。爱无力也有可能波及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使个体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工作和学习没有动力,效率减退、缺乏创意,爱无力者不愿与人交往,从人际关系中退回到自我封闭的个人世界,或者即使与人交往也会失去往日的热情和耐性,难以遵循社交礼仪。比如,有一位博士后,他在专业上很有建树,曾在国家核心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过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但他37岁仍未正式谈过恋爱,先后在几家公司任职,却都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离任。
负性思维导致“爱无力”
爱无力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即“没有遇到能打动自己的,让自己兴奋、让自己想爱的人”。如果这是爱无力的唯一原因,那么我们就只好怨天尤人、自认倒霉了,因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能遇到什么人,都很难由自己随意选择和决定,生命中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是在等待,守株待兔般等待一个能让自己去爱的人出现。抑或是生活环境中有让人不快、令人失落的不良事件出现,比如意外灾害、亲友亡故、经济损失、人际矛盾、工作压力、离婚失恋等等,这些生活事件会诱发个体从爱的拥有者陷入爱无力的状态。比如一位著名外企的总经理,婚后仅一个月妻子就提出分手,他觉得自己再也没有信心去爱了。因为他预感将来再也不会遇见让他如此动心的人。
其次,爱无力可以是负性的思维方式所致,也就是说对人对事的看法和观点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比如修炼的和尚,为了断绝情欲,即使见到美女,他们也会想她是否有暗疾、是不是不干净,这样的“不洁观”自然会让人对美女也产生反感。而红尘中的男男女女如果对人对己坚持一种负性的评价和判断,便会扼杀自己对爱的兴趣、陷入爱无力的境地。比如那位博士后,他总是自觉高人一等,他周围的人都俗不可耐,没有一位他看得顺眼,更不用说产生爱情了。
“爱无力”也可能是一种观念上的怀疑,因为对到底有无真爱、到底什么是真爱抱着一种怀疑,不能确信,因而不愿或不敢行动。而怀疑的心理却与追求完美的个性不无关系。当一个人心里总有一个高不可攀、绝对完美的标准时,就会对所有的事情表示怀疑。前述那位爱收集的外企白领就是典型的爱琢磨、好怀疑者。
“爱无力”还可能是由于患得患失的心理,害怕得不到而不去爱,害怕得到后又会失去而不敢去爱。而害怕失败的人,可能经常都会有一种自觉失败的体验。那位外企总经理就承认自己之所以这么快就失去一位美丽的妻子,与自己患得患失的心理有关系。这是33岁的他第三次结婚,新娘是一位年轻美丽得让他自惭形秽、难以把握、难以控制的女孩,为了获得她的芳心,他对她有求必应,送她宝马香车,为她购房置地、一掷千金,却没想到越怕失去她越是很快失去,而且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还会妨碍他重新去爱。
“爱无力”也有可能是缘于禁忌,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爱过的人,他们会认为爱一个人就该一生一世地爱,即使分开,自己也没有权利再去觅爱,否则自己就成了花花公子,这种自我限制和压抑实际上是个体人性与社会规则的矛盾所致。
“爱无力”也可能是缘于在既往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缺乏爱、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没有自信、缺乏底气,他既不能感到自己可爱,也觉得别人不会爱自己,同时还觉得自己没有实力去爱。当个体没有和谐稳定、温暖亲密的人际关系时,就会感到危机四伏、孤立无援,在这种情况下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就可能变得悲观暗淡。那位博士后便是生长在一个父母都忙于工作、无暇以温暖亲切的方式关爱孩子的家庭里,并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他自己的体会是每当父母吵架的时候,他就觉得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自己不可爱,所以从小就养成自责的习惯,没有自信。他曲高和寡、觉得根本没人值得爱,与周围世界格格 #p#副标题#e#不入的状态实际上是对自己自信不足的掩饰。
为爱留一扇永远开启的门
当人们对爱无力的原因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爱无力并非无计可施,不可治愈。
如果不愿再被爱无力的感觉所困,就需要积极行动,不再被动地等待,要么换换环境,要么扩大交往范围,这便是有的人喜欢经常性地外出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旅行者被山水吸引只是一个方面,而潜意识里期待艳遇的心理有时连自己也难以察觉、不敢直面。还有人喜欢在网上聊天、在网上选美,其实也都是为了制造机会与梦中情人相遇。还有一类人,他们经常换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一方面也是为了碰上自己喜欢的人。更有开朗外向者喜欢参加各种聚会,以便在人群中感受到关爱。
更重要的是,爱无力的时候一定要调整思维方式。爱是一种灵肉交融的实现,健康的生命需要打开自我的枷锁和禁锢;爱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危险。多一点自信,经常发掘自己的长处,爱自己的人才容易去爱别人,也更容易让别人爱;相信真爱一定存在,对爱抱以美好的期待而非悲观的判断,相信爱会有好的结局才能积极去实践。
追求完美和极致往往无益于爱无力的缓解,所以有时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涂一点,接受生活和他人的不完美,难得糊涂的人定能享受到爱的滋味。
最后,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不妨尝试放弃。被爱无力所困,就好比被一场大雨困在家里,这时候我们无须做什么,只需耐心等待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毕业之后的他先从普通职员干起,对于IT业的人来说,加班加点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时间谈恋爱;然后是读MBA,到美国留学,一呆就是3年;回国后升职为部门经理,各种应酬却接踵而至。经单位热心同事介绍,32岁的他在与一位女孩认识仅两个多月,就携女友之手走进婚姻殿堂,虽然说老实话,他并没有爱上她。
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一丝遗憾,爱不爱并不重要,反正他认为自己根本就不会爱上谁,因为,他有一种“不管怎么样都爱不起来的感觉”……
医学上有一种生理疾病叫“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躯体疾病,电视剧《过把瘾》中的男主人公患的就是这种病。这种病会让人全身肌肉缓慢、逐渐地萎缩,整个人体的肌肉完全无力,直至最后呼吸肌也全部萎缩、无力呼吸空气,最终窒息而亡。与这种可怕的躯体疾病相对应,人们在心理上也有一种类似的病态,就是个体无力去爱、心灵慢慢萎靡,直至最后心如死灰的无欲状态,可以形象地将其比喻为“重症爱无力”。
因为爱太难?
不只是叶城遭遇到“爱无力”,在都市白领男性中,“重症爱无力”其实是一种常见病。
法国一家妇女杂志根据调查,将男人分为四大类型:单身贵族、工作狂、名人和传统型男人,而这四种类型的男人中,都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人是“爱无力”的患者。
单身贵族都是些教育程度高,职位高,收入好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因为知识多且拼命工作,大多经济富裕,能经常出入大酒店的舞会,或是文化中心的音乐会,扬帆出海,赛车,打高尔夫球和网球,甚至到外地游埠度假也是家常便饭。但这些男士大多不愿受爱情的束缚。由于情趣高,消费力强,对大多数“非我族类”的女性很难去爱,甚至对是否有真爱报怀疑态度。此外,他们注重个人形象,对新产品及新观念的接受能力强,因此爱情未必专一,起码交游广阔,女伴许多。而女伴与爱人之间还有多远,只有他们自己晓得。
名人型的男士由于自身身价过高,对每一个从身边有意、无意出现的女子,都持怀疑态度,慨叹:世风日下,谁知道她是冲着我这个人,还是冲着我的名头来的呢?防人之心一起,连一见钟情的感觉也难有了。再加上名士风流的天性,“何不潇洒爱一回”的激情荡然无存。
工作型的男人除了上班外,大部分时间会留在家中,甚至把工作带回家里,因此这些男人很难拿出时间和精力关注身边的异性。即使遇上合适的异性,也会因终日埋头工作,缺乏生活情趣,不懂浪漫而无法擦出爱的火花。
传统型的男人都是大男子主义者,他们保守,满足现状,心目中的理想配偶是温柔、贤淑,遵守三从四德,留在家中服侍丈夫,教育子女的旧式女子,对身边越来越多的现代“野蛮女友”,根本就无法认同,更不要说爱了。
难道那些既充满阳刚之气又温柔多情的好男儿,全都消失了吗?
失去的不仅仅是爱
如果一个人向来敢爱敢恨,最近却感到爱不起来,而且这种感觉明显影响到他与人交往、影响到他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的乐趣,那就说明他已经处于了严重的情绪抑郁状态。因为爱是最令人愉悦、让人兴奋的事,一个人如果对爱都失去了兴趣,那便提示他的情绪处于低谷状态。所以爱无力其实是情绪低落的标志(正如咳嗽是感冒的标志)。
这种情绪低落轻者表现为闷闷不乐,重者可以达到悲痛欲绝,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其它症状,如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身体疲乏、运动迟缓或激越、自责内疚、脑力减退甚至有悲观厌世感,还可有睡眠障碍、食欲性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表现。
虽然情绪好坏是个体相对容易觉察的事,但在文化背景和其它社会因素的限制下,男士们往往难以启齿说自己心情很坏,即便情绪已经槽糕至极,他们也会轻描淡写地说自己“还行,还过得去”。当难以释放的坏情绪蔓延到情感上,就会出现个体“难以去爱”,或者是见到异性后没感觉、不来电,缺乏激情和“性”趣。
爱无力除了可以是情绪抑郁的标志外,也可以是思维犹豫、瞻前顾后的表现。比如一位外企白领,他戏称自己是收集迷,喜欢收集东西,家里挤满他认为有用的无用品,脑子里装满他认为非常重要的资料信息,笔记本里记满了候选女友的芳名,然而面对环肥燕瘦、佳丽如云他却一直不知如何选择、怎样取舍,这种不敢轻易去爱的犹豫状态也是爱无力的一种变相形式。爱无力者体会不到爱的快感,所以他们可能会通过某些偏激的行为去获得快感,比如疯狂购物、赌博、酗酒、游戏上瘾、甚至沉迷肉欲,这些行为虽然能一时掩盖爱无力的痛苦,却无法替代和弥补缺失的爱。
爱无力象咳嗽一样会让人痛苦,如果不及时调整它会有很多危害,就象咳嗽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蔓延为肺炎、败血症,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甚至危及生命。爱无力也有可能波及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使个体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工作和学习没有动力,效率减退、缺乏创意,爱无力者不愿与人交往,从人际关系中退回到自我封闭的个人世界,或者即使与人交往也会失去往日的热情和耐性,难以遵循社交礼仪。比如,有一位博士后,他在专业上很有建树,曾在国家核心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过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但他37岁仍未正式谈过恋爱,先后在几家公司任职,却都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离任。
负性思维导致“爱无力”
爱无力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即“没有遇到能打动自己的,让自己兴奋、让自己想爱的人”。如果这是爱无力的唯一原因,那么我们就只好怨天尤人、自认倒霉了,因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能遇到什么人,都很难由自己随意选择和决定,生命中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是在等待,守株待兔般等待一个能让自己去爱的人出现。抑或是生活环境中有让人不快、令人失落的不良事件出现,比如意外灾害、亲友亡故、经济损失、人际矛盾、工作压力、离婚失恋等等,这些生活事件会诱发个体从爱的拥有者陷入爱无力的状态。比如一位著名外企的总经理,婚后仅一个月妻子就提出分手,他觉得自己再也没有信心去爱了。因为他预感将来再也不会遇见让他如此动心的人。
其次,爱无力可以是负性的思维方式所致,也就是说对人对事的看法和观点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比如修炼的和尚,为了断绝情欲,即使见到美女,他们也会想她是否有暗疾、是不是不干净,这样的“不洁观”自然会让人对美女也产生反感。而红尘中的男男女女如果对人对己坚持一种负性的评价和判断,便会扼杀自己对爱的兴趣、陷入爱无力的境地。比如那位博士后,他总是自觉高人一等,他周围的人都俗不可耐,没有一位他看得顺眼,更不用说产生爱情了。
“爱无力”也可能是一种观念上的怀疑,因为对到底有无真爱、到底什么是真爱抱着一种怀疑,不能确信,因而不愿或不敢行动。而怀疑的心理却与追求完美的个性不无关系。当一个人心里总有一个高不可攀、绝对完美的标准时,就会对所有的事情表示怀疑。前述那位爱收集的外企白领就是典型的爱琢磨、好怀疑者。
“爱无力”还可能是由于患得患失的心理,害怕得不到而不去爱,害怕得到后又会失去而不敢去爱。而害怕失败的人,可能经常都会有一种自觉失败的体验。那位外企总经理就承认自己之所以这么快就失去一位美丽的妻子,与自己患得患失的心理有关系。这是33岁的他第三次结婚,新娘是一位年轻美丽得让他自惭形秽、难以把握、难以控制的女孩,为了获得她的芳心,他对她有求必应,送她宝马香车,为她购房置地、一掷千金,却没想到越怕失去她越是很快失去,而且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还会妨碍他重新去爱。
“爱无力”也有可能是缘于禁忌,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爱过的人,他们会认为爱一个人就该一生一世地爱,即使分开,自己也没有权利再去觅爱,否则自己就成了花花公子,这种自我限制和压抑实际上是个体人性与社会规则的矛盾所致。
“爱无力”也可能是缘于在既往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缺乏爱、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没有自信、缺乏底气,他既不能感到自己可爱,也觉得别人不会爱自己,同时还觉得自己没有实力去爱。当个体没有和谐稳定、温暖亲密的人际关系时,就会感到危机四伏、孤立无援,在这种情况下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就可能变得悲观暗淡。那位博士后便是生长在一个父母都忙于工作、无暇以温暖亲切的方式关爱孩子的家庭里,并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他自己的体会是每当父母吵架的时候,他就觉得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自己不可爱,所以从小就养成自责的习惯,没有自信。他曲高和寡、觉得根本没人值得爱,与周围世界格格 #p#副标题#e#不入的状态实际上是对自己自信不足的掩饰。
为爱留一扇永远开启的门
当人们对爱无力的原因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爱无力并非无计可施,不可治愈。
如果不愿再被爱无力的感觉所困,就需要积极行动,不再被动地等待,要么换换环境,要么扩大交往范围,这便是有的人喜欢经常性地外出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旅行者被山水吸引只是一个方面,而潜意识里期待艳遇的心理有时连自己也难以察觉、不敢直面。还有人喜欢在网上聊天、在网上选美,其实也都是为了制造机会与梦中情人相遇。还有一类人,他们经常换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一方面也是为了碰上自己喜欢的人。更有开朗外向者喜欢参加各种聚会,以便在人群中感受到关爱。
更重要的是,爱无力的时候一定要调整思维方式。爱是一种灵肉交融的实现,健康的生命需要打开自我的枷锁和禁锢;爱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危险。多一点自信,经常发掘自己的长处,爱自己的人才容易去爱别人,也更容易让别人爱;相信真爱一定存在,对爱抱以美好的期待而非悲观的判断,相信爱会有好的结局才能积极去实践。
追求完美和极致往往无益于爱无力的缓解,所以有时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涂一点,接受生活和他人的不完美,难得糊涂的人定能享受到爱的滋味。
最后,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不妨尝试放弃。被爱无力所困,就好比被一场大雨困在家里,这时候我们无须做什么,只需耐心等待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