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亚健康
时间:2024-10-12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1?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 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 状态”等的称谓。?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 “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 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 ,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 群中比例陡增。他们的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 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 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从临床检测来看,城市里的这 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 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 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过10%的人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 ,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作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 。严格地说,最后一类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 。因此,扣除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认为亚健康者约占人口的60%。?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也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有趣的是 ,人群中已被确诊为患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占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 过程的两端的话,那么它就像一个两头尖的橄榄,中间凸出的一大块,正是处于健康与有病 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亚健康。?
2?亚健康的人群分布?
亚健康只是笼统的说法,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年龄阶段 、不同气质特点的人群中,其主要表现和发展结局不尽相同。?
就年龄而言,根据对2.3万的人群调查,18~40岁的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身轻度失调呈 缓慢上升趋势;而到了40岁以上,潜临床状态的比例陡然攀高;55岁前后进入前临床状态的 明显增多;65岁以上的人即使没有明确的病变存在,大多数人也处于生理性衰老状态,后者 也可看作为亚健康的一类特殊表现类型:这告诉我们,亚健康状态在中年以后变得明朗化, 滑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
城市中,40岁以上白领阶层紧张综合征、慢性疲劳和心脑血管及代谢方面有所异常的情况最 为突出:有人调查某大报社百余名40岁以上的记者、编辑,发现70%的人存在着高血脂倾向 ,近3/4的人有脂肪肝倾向:在竞争激烈的企业家和科技精英中,此类情况更为严重。上海 市有高级职称的中年知识分子,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技产业精 英汇聚之地,知识分子的人均寿命只有53.34岁。某医学院的调查竟发现,该校102名40岁 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中,仅2个勉强属于健康者,剩余的人都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这 些人群中的亚健康,约85%起因于不良社会压力及心理应激。?
肩负事业、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万不要小觑亚健康状态,否则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 3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将死于肿瘤,1/5将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障 碍性疾病,以及过劳和意外,只有1/10的人有希望安享天年。?
3?病前状态干预是防病的有效措施?
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对医学和医生有着过高的奢望,认为良医无所不能。事实并非如此,除 了感冒、感染、营养不良等少数单纯生物性病变外,医学对当今临床绝大多数疾病,特别是 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存的各种慢性疾病并无根治这法,能做的只是有所控制或缓解。为此,不 少人要付出沉重的社会经济和躯体(指药物毒副作用或手术创伤)代价。而一旦进入不健康状 态(生了病),由于个体自我意识的作用,人的生存质量常会大打折扣,这一现状迫使人们把 对健康关注的焦点移到了病前的亚健康状态。其实,早在20年前,WHO的专家们已提出类似 见解。他们指出,21世纪的医学重心将是对病前状态的干预和对疾病的有效防范;并预测说,20 世纪有85%医生从事临床诊断治疗工作,而到了21世纪,将需要85%医生从事关注病前状态的 工作,仍坐在医院里干等病人求治的医生将不超过15%。?
亚健康状态各阶段之间尽管有时界线不十分清晰,但它们的关系就像互相衔接的区间车一样 ,从健康驶向疾病,“生命列车”一旦启动,常常只向前行进。健康一旦远去,特别是从“ 潜临床”进入“前临床”或不健康状态后,多半是有去无回的,所不同的只是“行进”速度 的快慢。据估算,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潜临床趋势后,通常8~12年,约80%的人将发生心脑 血管病变。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地减缓甚或阻断这一过程的发 展。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而且还有资料显示:在潜临床时若保健 措施得当,有时还可能回复到健康状态。?
4?亚健康的临床特点?
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也有鲜明特征。“五病综合征”——肥胖、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和中风,是一组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现代“文明病”, 它们的亚健康表现: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低免疫力的三高一低等颂向,在城市相对 富裕的市民中比较多见,可以预见,如果任其发展,这部分人中的绝大多数将很快步入“五 病综合征”的行列。而在农村或相对贫苦的人群中,亚健康状态则以慢性劳损、肌肉关节病 变和疼痛、营养不良,慢性感染等所占的比例为高。?
研究还发现,随着生活条件优越,卫生条件改善,发达地区人均寿命延长。但因生活节奏加 快,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趋于复杂,而生活方式一时尚未调整得当,越是发达 地区,越是社会精英阶层,亚健康问题越趋严重,且有急速蔓延之势。在我们的统计中,大 城市与城镇居民同年龄段人群相比,前者已进入亚健康状态的比例要高出7%~9%,可以预计 比农村人群还要高出更多。?
亚健康多为心身性的,心因常起主导作用。而且,个体的个性特征也常有着特殊意义。美国 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已经认定:具有过分的抱负,敌意感过强的A型行为,是促成冠心病形成 的独立的高度危险因素。在39~55岁的人群中,具有这类行为特征者,若干年后有10%将发 展成冠心病,而这类行为不明显者患冠心病的还不到3.8%。具有这类行为特征的人还容易 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另一方面,惯于自我克制、情绪低沉、悲观,又不太愿意让 负性情绪表达出来者(这被称作C型行为),其肿瘤发生率比非C型行为者高出3倍。?
亚健康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并不能作为确诊某种疾病的绝对依据,但它们预示着明天各 种严重躯体病变的来临,警惕啊!?
减弱的特殊状态,它的特有症状与一个人从不睡眠转向睡眠状态时所出现的症状相似:神经 系统与肌肉紧张程度减低,身体组织中氧气和能量消耗减少,心脏活动减弱,这时就容易出 现疲劳。另外,生理学家还发现,单调的家务劳动还会产生心理上的厌烦,使人注意力不集 中,并产生埋怨情绪,将家务劳动看成是沉重的负担,这也容易引起疲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