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氧中毒?没错! 这种生命元素过量摄入可导致肺损害

时间:2024-10-2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氧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命元素,人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的持续供给。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氧吧和制氧产品,那么每天吸吸氧是否能让人强健体魄、保持健康呢?

  正常人吸氧过多会带来氧中毒等问题

  “正常人呼吸空气就足够了,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不需要额外吸氧。”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牟向东教授说,人体缺氧的时候才需要吸氧,不缺氧而吸氧反而有害身体健康。“呼吸空气时,指尖血氧饱和度为97%—99%,表明人体内的血氧含量正常,能够满足人体氧化代谢等生理需要。”

  现实中不少人似乎认为吸氧是一种“时尚”养生方式。从影视明星们插着鼻导管闭目吸氧,到近日某足球运动员称跟C罗打球累得“都快要吸氧了”,再到网友看网上宣传说“吸氧有益健康、有助睡眠”而入手制氧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类现象?

  “正常人吸氧过多会带来氧中毒等一系列问题。”牟向东解释,氧气过于充沛将导致身体一系列过强的氧化反应,氧中毒和吸氧时间密切相关,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氧中毒。进入体内的氧还会产生氧自由基,如果氧自由基极为活跃,在体内到处流窜,就会攻击和杀死各种细胞,导致细胞和器官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首当其冲的是呼吸系统,过度吸氧易造成肺损害,然后导致全身各个系统氧中毒。”牟向东说,尤其是新生儿的抗氧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氧化后难以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氧化氢等产物,导致细胞被氧化中毒,出现视网膜病、肺损伤等。所以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有严格的用氧指征。

  他表示,因为疲劳而吸氧有害无利,但如果有疾病需要吸氧,那么该吸就吸。剧烈活动时需氧量很大,体内处于一种相对缺氧状况,吸氧对恢复体力、平衡氧气供需有帮助。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人体的氧饱和度为70%—80%,处于极度缺氧的状况,吸氧能够迅速缓解症状。

  心肺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吸氧的主要群体

  人体缺氧的时候才需要吸氧,那么谁是“缺氧一族”呢?

  4月初,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因新冠肺炎在ICU吸氧引发关注。“新冠肺炎损害肺部,症状的主要特征就是缺氧。”牟向东说,吸氧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特别是有氧合障碍的患者来说极其重要,“吸氧就可能活下去,缺氧可能导致死亡。”牟向东解释道,如果不吸氧,身体各个脏器都会因缺氧而受损,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有心肺系统疾病的患者是吸氧的主要群体。”牟向东说,肺部病变会导致肺的通气功能和氧合功能逐渐下降,体内的氧也会逐渐减少,一旦氧饱和度降到90%—93%以下,人体就处于缺氧状态,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就会出现困难,这种情况下必须吸氧。肺部疾病如严重的肺炎、肺纤维化、肺栓塞、肺结核、肺部肿瘤等都属于这一类。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要吸氧。比如心梗、脑梗患者通常因血栓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缺氧。此外,一氧化碳中毒常会导致体内氧含量严重下降,亟须吸氧,甚至需要高压氧治疗。

  “总而言之,有严重的心肺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某些血液病而导致的血液氧含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才需要吸氧。”牟向东说,吸氧时,医生会通过脉氧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将供给病人的氧饱和度控制在93%以上,以满足人体的需求。

  向普通人兜售制氧机违反基本医学常识

  “正常人吸氧反而有害,将制氧机卖给正常人,违反基本的医学常识。”牟向东认为,购买制氧机或去氧吧吸氧是不理性的。

  有人在医院吸氧感觉良好,认为在家吸吸氧也没什么坏处。但牟向东不建议在医院以外的场所吸氧。他说,在医院吸氧会有一个流量计,检测脉氧饱和度及动脉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吸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高流量吸氧、呼吸机吸氧等。“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控制措施,控制病人吸入的氧流量和血氧饱和度在93%以上,并且血氧分压不能过高。没有这些专业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吸氧对人体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医用制氧机的氧气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牟向东解释道,医用制氧机主要有两种方式将空气纯化为氧气,一是通过压力把空气先液化再气化,氧气和氮气的熔点和沸点不同,利用这一点进行两种气体的分离,制备单纯的氧气和氮气,然后将氧气储存于特定容器中。二是通过分子筛,空气进入分子筛后,根据分子的大小和运动速度不同,把氮气和氧气分离出来,氮气排到空气中,氧气留下来。

  吸氧器材各式各样,吸入氧的流量和浓度也不同。有鼻导管或鼻塞吸氧,如果缺氧加重,可采取面罩吸氧,面罩有普通面罩、储氧面罩和文丘里面罩等。再往上有高流量湿化吸氧,还有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ECMO(俗称人工肺)等。“各种各样的吸氧、给氧等方式,本质上都是使病人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加,从而缓解人体组织缺氧,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牟向东说。

  此外,专家提醒吸氧还应关注病人是否耐受。“有些人从鼻导管变成面罩就无法耐受。呼吸机要看人机的协调性和人机配合,否则会产生人机对抗,不协调或不对症,用了反而有害。”牟向东表示,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吸氧和治疗方式。(本报记者 唐 芳)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NBA直播 NBA直播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