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冬季养藏,补肾为先!几个小动作护肾又强身

时间:2024-10-2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

冬季养生最宜养肾脏

《黄帝内经》载:“肾脏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相应。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最利于人体阳气与肾精的闭藏。同时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少动而多食,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很好地涵养阳气、培补精气,因此冬季养生最宜养肾脏。

早卧晚起 适度运动

冬季养生应遵照《黄帝内经》中“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原则。冬季属闭藏之季,要进行运动锻炼,但不宜运动过度。同时运动不宜出汗太过,以免损伤阳气,伤害肾精,违逆冬“藏”的养生要求。

冬季早睡晚起,起床时间、外出活动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早卧早睡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肾精的积蓄。晚起床、迟外出,以待日光,则能躲避严寒,避免寒邪挫伤阳气、损伤肾脏。

去寒就温 护卫阳气

寒为冬季主时之气,寒邪发病,除引起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急性发作外,常可损伤肾中阳气,引起关节疼痛痹病、四肢发凉厥病,出现小便清长、夜尿较多等情况。

冬季去寒就温、护卫阳气非常重要,除使用室内取暖设施之外,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背部与双脚的保暖。另外,冬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户外活动时不能衣着过于单薄,更不宜在户外逗留过久,以免寒邪损伤阳气、伤害肾脏。

饮食宜温 多苦少咸

冬季气候寒冷,阳气闭藏,人体阳气与肾精亦处于蓄积的时期,饮食宜温热,应以藏热量为主。所以冬季饮食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鸡肉、牛肉、羊肉、狗肉、蛋类,核桃、栗子以及桂圆、红枣等甘温食材,或药食两用中药,这些都是绝好的冬季应季养生食品。

冬季肾脏当令,肾气偏旺,而肾属水、味咸,心属火、味苦,肾强则易于伤心,因此冬季饮食养生还要“多食苦,少食咸”,如坚果炒黄稍焦微微显苦,既补肾,又清火,最宜冬季食用。

补肾,压手勾脚掐跟腱

中医历来提倡“冬要养肾”,介绍一套养肾的动作,简便易学,帮助大家顾护肾气、强身健体。

压手。仰卧,两手背紧贴在腰下,5~10分钟后,会有热感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可能会出现麻胀的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中医认为,此动作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人的两手外劳宫(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的凹陷中)紧贴两肾后,双掌的热量能温煦两肾。晚上10~11点是亥时尾、子时(晚上11~凌晨1点)头,此刻地气最旺,地气通过内劳宫(位于手掌心,外劳宫的对点)吸入,穿过外劳宫直接注入两肾,此时补肾效果翻倍。

勾脚。双腿伸直并在一起,脚尖往上勾,双手抓着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每天一次,每次做15分钟左右。练习时不用刻意追求身体贴着腿的感觉,只要腿后的筋有拉直感就可以了。

掐跟腱。内外侧跟腱的位置正好为太溪穴(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和昆仑穴(足外侧,外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能增强肾功能;昆仑穴有调和气血、健肾强脊的功效。每天掐揉两穴,每次3~5分钟,就可起到补肾养生的效果。掐揉时可用对侧手的拇指,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滑腻的木棒按揉,力度除了要有酸胀感外,最好以有“麻感”为度。

警惕!肾脏发出的五个求救信号

1、尿量变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无论是尿量变多还是变少,都可能是肾脏疾病的表现。特别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发现夜里要起来好几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肾脏病变。

2、尿性状改变

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浅黄色,如果喝水少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颜色稍深。如果尿色发红,或者尿中泡沫多,要注意去肾内科检查。

3、水肿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不好,水就会蓄积。有的人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的问题。

4、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有了这些表现,除了看消化科,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病。

5、皮肤瘙痒

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肾脏出问题 如何早发现?

怎样才能早知道肾脏是否有问题?每年体检时记得做以下三项检查:

1.验尿:慢性肾脏病早期,取小便做尿常规检查,如果尿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指标出现阳性或超出正常值,必须进一步查清原因。

2.验血:一般体检生化检验单上都有血肌酐这项检查,这是反映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查出异常,提示肾功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

3.做肾脏B超:观察肾脏大小、肾皮质厚度、肾结构是否清晰等。比如,一般正常成人的肾脏长约10~12厘米,宽约5~6厘米,厚约3~4厘米,具体的大小因每个人身高体重不同会有一定波动。但如果出现较大的偏差,比如B超发现成人的肾只有8厘米甚至更小,说明肾脏萎缩了,这是慢性肾病的表现之一。

如果上述三个项目检查结果都正常,基本可以排除肾脏疾病。

八项黄金准则防肾病

遵循以下八项黄金准则,可有效减少肾脏疾病患病风险,守护肾脏健康。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作息规律,坚持运动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以运动后不感觉疲乏为原则,持之以恒。适当运动可帮助控制血糖,维持血压达标,降低肾病风险。

2、均衡饮食、保持正常体重

病从口入,预防肾病应注意均衡饮食、保持正常体重。选用新鲜食材、健康的烹饪方式,每人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6g(大约1茶匙食盐),限制含盐、防腐剂、添加剂多的加工食品。肥胖与肾病密切相关,尤其要注意避免腹型肥胖。

3、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身体长期缺水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肾结石等,科学饮水有助于预防肾病。建议成年人每日饮水量1500-1700毫升,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天气炎热、运动量大、出汗多,以及肾结石患者应增加饮水量。全天饮水量平均分布,避免短时间内连续大量饮水。但要注意,对已合并严重肾功能受损、重度水肿、心衰等疾病的患者,应限制饮水量。

4、戒烟及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损伤肾脏细胞、损害肾小管功能、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引起肾功能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对已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来说,吸烟可显著增加心血管及非心血管事件并发症的风险和死亡率。长期大量饮酒也是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还可导致血尿酸增高、痛风、肌酸激酶增高等。

5、不盲目用药,警惕药物交互作用

药物性肾损伤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因肾脏灌注下降、药物排泄和肾小管损伤修复功能减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是药物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引起肾损伤最常见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造影剂、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以上药物均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并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6、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中导致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尿酸十分重要,长期控制好这几项指标,可有效降低或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进展。建议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定期检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一旦出现尿中泡沫增多、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

7、监测血压

高血压肾损害是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血压在130/80-139/89mmHg即要警惕前期高血压,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压。若血压持续升高超过140/90mmHg,建议开始药物治疗。合并蛋白尿的患者应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并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变化。

8、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有效发现肾脏早期损害,建议体检中包含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项目。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等肾脏病高危风险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检测以上项目,必要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管功能、肾血管超声和眼底检查等。(人民健康网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生命时报、北京日报、广州日报)

☆推荐阅读☆

力量训练好处不止增肌 四个动作减腋下赘肉

为啥说"冬吃萝卜"?青红白萝卜功效各不同

冬季总是冻手冻脚 几道暖方让你温暖过冬

用嘴呼吸会"变傻变丑"!测测你是如何呼吸的

单腿闭眼站越久越长寿 想长寿记住6个"微"

“封藏之季”如何度过?立冬后要做这三件事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NBA直播 NBA直播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