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上了年纪,耳朵听不清?教你6招防老年耳聋

时间:2024-10-2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

哪些因素会导致老年性耳聋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老年性耳聋是指听觉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减退而导致的听力下降。有研究显示,老人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高达30%~60%,而且患病数量逐年增高。由于患病人群基数大,发病率高,且有很多老人忽视听力损失的危害,放任其发展,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导致老人耳聋的原因,除了听觉系统的自然老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使听觉系统易受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耳蜗微动脉阻塞)、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导致耳蜗血管内皮增生,降低血供)、吸烟(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噪音以及耳毒性药物。

七条自测老年性耳聋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1.在正常音量下看电视会听漏一些词语;2.鸟叫声听不见了;3.面对面交流时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4.在人多嘈杂的餐厅时很难加入对话;5.不分场所,说话的音量会不自觉加大;6.打电话不顺畅,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7.出现耳鸣、失眠、眩晕症状。

如果老人出现以上情况,就可能存在听力损失,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测和治疗。

六招防范老年性耳聋

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张秋颖、主任医师徐进:人体的听神经像电话线一样,里面有很多根纤维,外面包绕一层髓鞘。随着年龄增长,髓鞘会发生损伤、脱失,使听神经功能受到影响,造成听力下降。于是,老人在谈话时会经常打岔,往往只闻其声、不懂其意,这些是老年性耳聋最大的特点。耳聋老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会下降,总要求对方重复,严重影响交流。声音小了听不见,声音大了又嫌吵,这是因为老年性耳聋是神经性的,对声音的耐受阈值发生变化。还有些老人对个别声音过分敏感,听了觉得难受,喜欢待在安静环境。由于害怕被嘲笑、给别人添麻烦,耳聋老人往往逃避交流,自我封闭,变得孤独或烦躁,容易引发老年痴呆。

衰老虽是自然规律,但老年性耳聋发病年龄和进展速度却因人而异,生活中不少百岁老人依然耳聪目明。那么,该如何预防或推迟老年性耳聋发生呢?首先应避免噪声刺激,听耳机、看电视放低音量;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慎用耳毒性药物;控制动物脂肪和内脏的摄入量,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有助于清除致病自由基;戒除烟酒;发现听力减退,尽早到医院诊治。

患上老年性耳聋怎么办?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璟:对于已经得了老年性耳聋的人,怎样才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呢?其实,老年性耳聋和任何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一样,只要超过2个月就比较难治疗了。因此建议大家在发现听力下降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方法,一般会用一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和营养神经系统的药物。这些药物要规律地服用2-3个月后情况才有可能改善。

病情较严重的老年人就需要配戴助听器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老年性耳聋的特殊性和老年人神经系统退化的必然性,非常严重者配助听器后也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国外,患有老年性耳聋的老年人通过安装电子耳蜗(人工耳蜗)来改善听力状况。(人民健康网综合自生命时报)

☆推荐阅读☆

冬季上火大多是饮食不当!养生应该这样吃

查血脂前有哪些禁忌?四类人调脂药不能停

小寒驾到!一粥一汤能温补 七类食物助抗寒

三道药膳助你控制体重 桂圆茯神茶补血安神

肝受损,全身功能受伤!这些信号提示肝不好

骑车上下班心脏好 五条“运动处方”护心脏

有些小毛病要去查血糖!这六类人易患糖尿病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NBA直播 NBA直播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