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精神“污名化”阻碍心理治疗

时间:2024-10-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 现 象 」

心理援助高认可度与低求治率

据调查,超过八成半的市民十分认同心理学服务的作用;但在需要心理帮助时,只有四成多表示会寻找专业机构。

调查发现:有六成多人认为持续心情低落是一种心理问题;有三分之二人认同正常人在某些时候也需要心理帮助。在认为心理学服务有用的选项中,有86%的人认为有助于减轻学习与工作压力;有89%的人认为可促进夫妻关系融洽;有85%的人认为在遇到如离婚、丧失亲人等重大创伤时管用;有93%的人认为有助于教育孩子。

但在需要心理治疗时,只有一成人选择到综合医院心理科,三成多选择去市心理咨询中心。

「 原 因 」

心理疾病“污名化”烙印作梗

心理援助的高认可度与低求治率是缘何造成的呢?数位在临床一线从事心理治疗的高年资医生和社会工作者。他们一致认为,心理疾病的“污名化”烙印是阻碍众多市民寻求心理援助的深层次原因。

“污名化”是指公众对某些疾病的不良刻板印象,进而形成对这一疾病群体的社会歧视,将其列入有别于常人的“不正常人”之列,而使这一患病群体长期处于无形的社会排斥中。正因为存在着心理疾病的“污名化”现象,使许多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 处 方 」

全社会正确认识心理疾患

许多人总把精神疾病想象得很可怕,一提起心理问题,就与放火、杀人等血腥场面联系起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精神科疾病包括重型精神障碍症、精神官能症、心身疾病。心理问题还不在此范围内,就如平常人会患感冒一样,充其量只是得了“心理感冒”。在重型精神病患者中,有狂躁倾向的病人也只是少数。

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生活发生剧烈变动,更需要全社会对心理疾患有正确的认识。这些年通过心理健康促进工程,对心理疾患的包容度有所提高,但还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近年来,开展包括咨询、艺术治疗、举办活动、带心理疾病患者去远足等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活动,令许多患者受益。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