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这么看电视更容易老花眼 4个小妙招帮你来预防

时间:2024-10-1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年老体衰,身体机能下降,老花眼也是老年人通有的毛病,老花眼在医学上称之为远视。日常生活中什么会导致老花眼呢?又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治老花眼呢?

这么看电视更容易老花眼

灯光昏暗:有些中老年人节俭,在看电视时喜欢把灯关掉。关灯之后,环境会变得黑暗,很亮的荧光屏和黑暗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时间一长,眼睛就会感觉疲劳。

时间太长:很多中老年人总是喜欢在饭后看电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间断的看电视,眼睛得不到休息,眨眼次数又少,增加患视疲劳、干眼症的几率。

离电视近:中老年人老花眼视近困难,喜欢近距离视物。离电视太近,在屏幕强光的刺激下,易造成眼睫状肌调节功能的降低,眼睛容易出现视疲劳,视力快速下降现象。

坐姿不正:吃完饭,在沙发上躺着看电视,是很多人的习惯。躺着看电视舒适又省劲,但是害处却很多。因为需要歪着脖子和偏转眼睛,时间长了会造成眼睛斜视,视觉模糊等现象。

还有很多老年朋友还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过于节俭。在选择配戴老花镜方面也是。认为渐进多焦老花镜比只有一个单光点的传统老花镜价格略高,而选择佩戴只能看近不能看远的传统老花镜。导致在看不同距离的事物时,总是频繁的戴上摘下,导致老花眼视疲劳。其实,在看电视时,最好选择佩戴能看远看近的渐进多焦老花镜,以满足不同距离的视物需求。对老花眼也是一种保护。

四方法可预防老花眼

上面我们说了一些导致老花眼的一些坏习惯,但是有些朋友又要问怎么做才能预防老花眼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1、药茶保健法

中药调养的基本原则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疗宜补肾养阴,益精明目。如菊花、天门冬、生地黄、决明子、山药、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等药,既可煎汤服,又可作茶饮。中药简便茶疗方:如枸杞决明茶,取枸杞子、草决明各12克,以刚开的水泡好,频频饮服,可收到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的功效。枸菊绿茶:用枸杞子、菊花、绿茶沏水喝,枸杞子适当多些,到下午茶无色时将枸杞子吃下。中成药可选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常服,注意服药期间不宜进食辣椒及酒类食品。

2、中药熏洗法

有人提倡中药浴,即用菊花、桑叶、竹叶等煎水,趁热先以蒸汽熏眼,待水温后,再以药水洗眼,可达到清肝明目的功效。

3、运目眨眼法

平时一有空就利用眨眼来振奋、维护眼肌。同时用双手轻轻搓眼睑,增进眼球的滋润;闭眼时竭力挺胸,两眼紧闭一会再放松。如此反复操作。经常活动眼球,能促进眼内血液循环、按摩活动晶状体和睫状肌,益眼功能甚佳。

4、按摩明目法

每天起床后和就寝前,用双手的中指对准太阳穴,无名指对准鱼腰穴,小指对准攒竹穴,闭眼,适当有节奏地施加压力,按压时略带旋转动作,每次按摩5分钟,能解除眼肌疲劳,使眼睛明亮。

三种饮品有益治疗

复合黄瓜汁

原料:黄瓜、西红柿各150克,柠檬汁5毫升。

制用法:将黄瓜和西红柿切碎,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混合汁,再在此混合汁中加入柠檬汁,搅拌均匀即成。此饮料可早、晚各饮一次。

适应症:适用于各型老花眼患者。

苹果蛋奶

原料:苹果、芦柑、鸡蛋各1个,牛奶200毫升,蜂蜜10毫升。

制用法:将苹果和芦柑切成小块,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混合汁待用。将鸡蛋打入碗中搅匀待用。将牛奶倒入锅中,用中火煮至快沸腾时加入搅匀的鸡蛋,煮沸后离火,然后趁热加入混合汁和蜂蜜,搅拌均匀即成。此饮料可早、晚各饮一次。

适应症:适用于各型老花眼患者。

芝麻花生豆奶

原料:黑芝麻15克,花生仁25克,豆粉50克。

制用法:先将黑芝麻、花生仁一起入锅炒熟,研成细末待用。将豆粉入锅加适量清水煮沸,再加入花生仁末和黑芝麻末,搅拌均匀即成。此豆奶可早、晚各饮一次。

适应症:适用于气血两虚型老花眼患者。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