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怎样对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时间:2024-10-1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1903 年,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人、心理健康学的先驱——美国精神病医生克利福德·比尔斯(1876~1943年),写了一本名叫《一个发现自我的心灵》的自传体著作,1909年出版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几乎每年都再版,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比尔斯在这本书里,呼吁人们要注意对精神病患者的种种不公正的、不人道的待遇,引起了社会上普遍的重视。1908年英国的克洛斯通出版了《心理卫生》一书后,这一专业术语才被正式采用1948年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协助下,“世界心理卫生协会”宣告正式成立。在我国,1933年国立中央大学开设了心理卫生学科;1935年,在南京首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组织,国内几所大医院设立了脑系科,几个大城市设立了精神病医院。但是,心理卫生门诊咨询工作,始终未能在我国很好地开展起来,心理卫生知识也未能在社会上普及开来。

谈到这里,老年人或许会提出疑问:“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心理健康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被人们普遍地叫做“心理卫生学”。二次大战后,很多精神医学家和医学心理学家,感到“心理卫生”一词在科学性上有些欠缺。他们认为心理卫生更多地是着眼于从消极意义方面来指导人们怎样诊断、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而忽略了怎样积极主动地,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上,去探讨如何保持与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他们指出:心理卫生最早只不过是侧重于强调对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后来,它虽然也标榜促进心理健康,但实际上远远没有完成和达到这样的目标。随着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同时也依据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的要求,怎样更加积极主动地从理论原理和方法技术上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相比之下,“心理健康”这个词,更富有积极性的建设性的意义,于是索性改用“心理健康”或者“心理保健”来代替了“心理卫生”。但是,在“老年心理学”当中,老年心理卫生对于预防老年病,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对待老年人心理卫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重视老年心理卫生。老年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卫生与健康,而且也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都健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不良的心理、情绪状态会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①智力正常。对老年人来说,能适应生活,具有一般的生活能力,思路清楚是智力正常的表现。②情绪愉快而稳定。人的情绪愉快而稳定是人的情绪健全的重要标志。愉快表示身心活动和谐。老年人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是情绪健全的表现。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是情绪健全的表现。③心理协调。人的思想与行动相统一,称为心理协调。老年人行为有条不紊是心理协调的表现。④人际关系的适应。⑤反应适度。老年人对事物反应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⑥心理行为符合年龄。

(2)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同良好的自然环境一样,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老人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环境,构成了老年人的心理环境。这些心理环境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情绪状态,影响他们的健康。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对身心健康颇有益处。创造良好的心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使心理环境内容丰富多采。②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学习,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做还可以防止寂寞感。③培养业余爱好,能增进生活情趣,调剂精神生活,改善心境。生活有规律,使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富有节奏感,有利于身心健康。

(3)老年心理卫生的原则。树立与巩固正确的世界观,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周围发生的一切,并能冷静、妥善地予以处理,避免偏激、固执等心理偏差的产生,保证心理反应适度。①正确对待环境刺激。老年人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应力求安静,但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完全保证,例如环境中的噪音等不利因素时常存在,老年人如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些刺激,则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是保护健康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老年人要善于在刺激中保持和调节情绪。②防止和克服心理冲突。主观的要求与客观的限制而引起的强烈或持续的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老年人的心理疾病。老年人在生活与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心理冲突,但要力求控制其强度,持续时间不要过长,老年人要开朗、直率、畅所欲言,消除心理压力,解除心理冲突。③陶冶情操,克服那些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个性因素,就能很好地适应人际关系,经常获得满意感。脾气暴躁、性格孤癖,易产生不满意感与不安全感,有害心理健康。④要有自知之明。老年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经常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心理行为,促进心理健康。要根据自己的体力与智力等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去做力所不及之事,否则会在挫折面前心绪不定,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4)老年心理卫生内容。 ①退休后的心理卫生。为避免退休后无所事事,产生孤独感,造成心情抑郁,老年人应注意生活规律化,并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与娱乐活动,使精神生活充实,情绪健康。②工作的心理卫生。老年人适当地做些工作,不仅有利于社会,而且有益于健康,在工作中获得心理满足。但切莫过于紧张,否则强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心理不平衡,影响身心健康。③家庭关系的心理卫生。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往往引起老年人心情不愉快,有时老年由于疾病等原因心情不好,同家人的关系呈现紧张,这是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因此,对老年人尤需建立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④饮食的心理卫生。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需要特别重视饮食时的心理卫生。吃饭前后应力求心情平静与愉快,切忌生气、忧愁、寂寞等消极情绪。吃饭时,可有意识地利用心理上对美味食物的想象、记忆与联想,唤起食欲,促进消化系统功能。⑤娱乐的心理卫生。老年人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时间不宜过长,场面不宜过分强烈,否则极度的紧张和过分的激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诱发心脏病、脑血管病。⑥交往的心理卫生。老年人在交往时要心怀坦白,热情待人,不要多疑、过敏,否则不但不利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协调,也有害于情绪健康。⑦关于疾病的心理卫生。老年人往往体弱多病,有些人对待疾病焦虑烦躁,忧心忡忡,悲观失望,这种精神状态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还会加速疾病的发展。因此,老年人应客观、正确地对待疾病,增强信心,保持健康情绪,以利于恢复健康。

(5)老年心理卫生的内涵。老年心理卫生,指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身心疾病或者引起缺陷的发生。注意心理卫生,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健康、生活满意,能够妥善处理面临的问题,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受得住外界各种紧张压力或社会变迁的困扰。讲究心理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注意保健,防止疾病。身体是否健康常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的水平。因此,要求心理健康必须注意身体健康。

其二,乐天知命,知足常乐。知命也就是了解世界上事物发展的规律,乐天就是乐观地对待事物的发展。老年人对待诸如退休、生老病死及其他生活事件能够乐天知命,就能够知足常乐。

其三,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性格是决定一个人的情绪状态的内因。性格、情绪和疾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其四,生命不息,活动不止。各种各样的活动,只要能够丰富生活内容,增添生活乐趣,对社会、家庭发挥余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都有助于心理卫生和身体健康,老年人应该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其五,互敬互谦,家庭和睦。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老人精神状态和家庭关系、家庭氛围息息相关。因此,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促进家庭和睦。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