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有毒的装修材料大爆料

时间:2024-10-16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有毒装修材料危害大

  1998年7月,在某市朝阳区大旺工地,两名民工因苯中毒导致神智不清,被送到医院抢救。据悉,2人是用"无苯稀料"涂刷墙壁时发生急性中毒的。现场产品毒物含量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苯占40%以上。所谓"无苯稀料"竟是假冒伪劣产品!

  北京某高校环保办公室主任的住宅:墙贴壁纸、地铺木板、木墙裙……装修完后二老住进新房。没过多久,检查发现家中甲醛超标。

  据某研究院反应,他们办公室已装修5年味道依然特别大。经环保部门测定,甲醛平均浓度是国家环卫标准的1.85~2.6倍,氨浓度是国家标准的79.3~103.2倍。更为严重的是青岛市民邢某一家3口,在房间装修后搬进新居,虽有不适,但未在意。此后便出现胸闷、憋气、呕吐、头晕、呼吸短促等症状,第二天邢某因有过敏性哮喘史,导致喉头水肿窒息死亡。其妻子、儿子均深度中毒,后经抢救脱险。据测试其家中装修涂料含有甲醛等挥发物,对人体有害。装修后未通风即入住,导致中毒。

  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

  据统计,新装修的住房,空气检测合格率非常低,主要原因是装修材料低劣,甲醛、苯氨、氡超标,造成了人体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些有毒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4大类:

  刺激性物质:一进屋就感到闷,呼吸道、眼睛受刺激,手、皮肤出现红斑。

  过敏性物质:如家具漆最常用的是聚氨酯漆,主要含2-异氢酸甲醛酯,具有典型的致敏作用,会引起支气管炎或哮喘。

  致癌物质:如塑料酯类涂料内含有的甲醛,长期低剂量吸收数年至十余年,易致肺癌。

  生殖毒性物质:如醇醚类涂料,含有甲醚、毒乙醚,可令男性精子数量递减,精子存活率和活力降低,使怀孕妇女产下畸胎儿。

  此外,砖瓦、水泥、混凝土、石棉制品、石膏板、大理石和花岗岩中,能释放出放射性元素及有害气体,可引起肺癌。保温材料、泡沫绝缘材料、木质胶合板、纤维板、地板胶、地毯、壁纸、涂料、塑料墙裙、花饰、地板、连接的胶粘剂中往往含有甲醛。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咽喉部等癌症。

  如何防止新房染新病

  装修前要购买天然的无公害的材料,环保的比便宜的更受宠。要特别警惕假冒伪劣产品,因为此类产品含有毒物质较多,又不能经久耐用。只涂便宜往往容易上当。所以,寻找一个有经验的装修队很重要,因为他们比用户更识货,买无毒少毒装修材料,对他们自己也有好处。

  消费者在购买时还可采取"望、闻、问、切"的方法,进行简单地识别:

  ⑴望:看外观,看说明书是否标明了主要成分,其中是何种物质,有何毒害。

  ⑵闻:闻气味。闻其是否有刺激性。

  ⑶问:询问其产品是否经有关权威机构检测,是否安全。

  ⑷切:用手摸。感觉一下,是否有烧灼感,手皮肤沾上一点是否有红斑出现。

  装修的涂料最好采用无机或水溶性的。不用或少用有机涂料、有机助剂,少加107胶,因其极易挥发甲醛。

  装修好后要保持房屋通风顺畅。养些花草,如长青藤、铁树均可吸收苯;万年青和雏菊可清除三氯乙烯;吊兰、芦荟、虎尾兰可吸收甲醛。日本学者研究表明,装修后1个月,其室内污染比室外高40倍,采取通风可降至10%左右。房屋装修好后通风良好至关重要。

  乔迁新居是欢乐的日子。但要时刻警惕装修材料的危害。如有头痛、头晕、胸闷不适、乏力、疲倦、烦躁、失眠、肝肾功能异常,女性月经紊乱、月经异常、出现畸胎、流产或不孕,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或者咳嗽、打喷嚏、支气管类、支气管哮喘,甚至发现鼻咽癌、肺癌等,都要考虑是否有毒装修材料在作祟。

  李小姐听完讲解后。决定与新郎一起暂时搬出新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脱离毒源,调养和治疗后,李小姐的症状完全消失,又恢复了婚前一样的青春活力、美丽健康。

(责任编辑:曾慧)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