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饮茶养生有禁忌 选用恰当益健康

时间:2024-10-16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生活水平提高了,喝茶作为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些人都开始饮用中药药茶,效果会更明显自然没得说,但是否适合却往往没有得到关注,现在来告诉大家饮用中药药茶应该注意哪些“茶忌”。

1.选用恰当的药茶。药茶是一种传统的疗法,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选用恰当的配方。例如,胃脘痛患者,若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脉见缓者,属于寒症,应选用温中散寒的艾叶茶;若胃脘疼痛时间长,月久难愈,舌红口干,时有嘈杂感,大便秘结者为胃阴虚,应选用养阴和胃的石斛茶,麦门冬茶;若胃脘胀痛,嗳腐吐酸,呕吐不消化,吐后痛减,苔厚腻者,属食滞中焦,应选用消食导滞的消滞茶、山楂茶。前例说明,药茶方的选择使用是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对胃痛不加辨证,寒热虚实不分,就不可能取得合理应用的效果。辨证选方,还可以从感冒一症的分析得到启发。感冒也有寒热之分,还有春夏秋冬之分。一般感冒风寒,宜辛温解表,应使用桑菊茶、甘露茶等。辨证准确,用准药茶方,才可能取得显著效果。

2.选用适宜的水。为了发挥药茶的功效,必须注意选用适宜的水。就一般而言,泡茶宜用软水、淡水。唐代陆羽《茶经》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据专家研究发现,沏茶以泉水最好,它杂质少,水质软。用江、湖、河水,必须经过充分煮沸,使酸性碳酸盐分解、沉淀,使水软化。否则,它可与茶中的茶多酚结合,影响药茶效果。自来水中漂白粉多,可将贮存过夜或延长煮沸时间。井水一般含钙、磷等矿物质和氧化物质最多,用它煮水泡茶,茶水上会浮现一层薄薄的“彩油”,影响药茶的药用效果。

3.药茶须讲究饮用方法。药茶的饮用方法主要有泡、煎、调三种:①泡。就是取花类或切成薄片,捣碎,或制成粗末的茶方,或袋泡茶、块茶。取适量放置茶杯中,将煮沸的开水沏入,再用盖子盖好,焖15~30分钟,即可以饮用,以味淡为度。②煎。指一部分复方药茶,药味多,茶杯内泡不下,而且,有一部分厚味药、滋补药的药味不易泡出,自然减少茶方药效。所以,须将复方药茶共制成粗末,用砂锅煎药汁,加水煎2—3次,合并煎液过滤,装入保温瓶中,代茶频频饮用。③调。有的茶药方为药粉,可加入少量的白开水调成糊状服用,如八仙茶等。

4. 选择恰当的药茶饮用时间。饮用药茶时间的选择,应根据药茶性质和疾病状况而定。如发汗解表用的药茶,宜温饮顿服,不拘时间,病除为止,发汗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可大汗淋漓,以免虚脱。补益药茶宜在饭前服用,使之充分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茶,应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泻下药茶宜早晨空腹服用,使之充分吸收,并能观察服药后大便的次数,色质等,如泻下次数过多,可食冷粥即止。安神药茶,宜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防疫药茶,宜掌握流行季节选用。老年保健药茶,治疗慢性病的药茶,应有一定的规律,做到经常化和持久化。

5.用药茶须忌口。临床饮用药茶,为了确保安全有效,除了注意中药的“十九畏”、“十八反”和妊娠禁忌外,还应注意服药的“忌口”。人生病后吃药要忌口,这是有科学道理的,人在生病后,人体内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有些食物对疾病有利,有的食物吃后有副作用,所以,饮用药茶须忌口。如服解表药,宜禁生冷、酸食,服止咳平喘药,宜禁食鱼虾之类食品;服清热解毒药宜禁食油腻辛辣、腥臭食品;服理气消胀药,宜禁豆类、白薯等。

温馨提示:饮用药茶,也跟饮用各类茶叶一样,须知下列常识:①少年儿童宜饮淡茶;②青春期性发育旺盛,宜饮绿茶;@女青年经期与更年期女性,情绪烦燥不安,可饮花茶以疏肝解郁,理气调经;④外感风寒饮红茶为好,痢疾患者饮绿茶为好;⑤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栓塞病人,宜饮铁观音;⑥糖尿病患者饮老宋茶,即70年以上老茶树叶为好;⑦消脂减肥宜饮绿茶,高血压患者和预防癌症,以服用绿茶冷饮为佳;⑧老人喝红茶可减轻便秘;⑨体力劳动者宜饮红茶;⑩需安静作文或工作时,宜饮绿茶。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