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养生学的发展和充实

时间:2024-10-14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此指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这段历史时期。东汉时期传入的佛教与在秦汉时代就盛行的道教,在这个时期极为盛行。一些著名的医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就是道家。魏晋时期,统治者把道家学说作为统治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从而使老子养生之说也得到了一定的继承和发展。自隋王通提出儒佛道“三教归一”的纲领后,唐代的统治阶级就把儒、佛、道三教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儒、佛、道三家著作中的养生内容,被当时的医家和方士所继承,并巧妙地加以融合、发挥,从而使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充实。

葛洪养生说。葛洪是东晋著名医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其一生主要是在炼丹及从事医药的实践中度过的,著《抱朴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养生学家。他首先从预防为主的思想出发,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长寿。葛氏非常重视节嗜欲、保性命的养生法则,他说:“且夫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修养之道徒设耳”。至于养生功法,他认为以轻便易行、有益身心为原则,不必拘于时辰、名物、身姿,“或屈伸、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但觉身体有不利则行之”。此外,葛氏还继承秦汉诸家的养生学思想,强调精气对养生防衰的重要作用,提出“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气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从上可知,葛洪虽以炼丹著称于世,然其养生思想非止一端,为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陶弘景的养生说。精于医学,通晓佛、道,“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精研,便有养生之志”(《梁书·处士传》),后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养生学家。他辑录了“上自神农以来,下及魏晋之际,但益于养生者”,撰写了一部《养性延命录》,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在养生理论和方法上,都比前代有所发展。由于养生得法,终年81岁。《养性延命录》的主要养生观点如下:

首先他继承了《黄帝内经》里“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认为天地自然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指出人体“载形魄于天地,资生长于食息”,并引用《妙真经》等书的论述,精辟地阐明了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养生的理论认识。例如,《养性延命录·教诫篇》里说:“仙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个口号使人们认识到养生过程中努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完全可以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他还认为,人体生命的基本要素是形和神,“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他把调神、养形作为养生的“都领大归”,这与《黄帝内经》中关于“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养生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次,他收录了梁代以前各类书籍所载的养生法则和养生学家的方术,可概括为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节制饮食、适当劳动、节欲保精、服气导引等六个方面。尤其是在气功导引方面,陶氏集合了古代练气功诸家的大成,提出一整套的方法,如书中记载:“常每旦啄齿三十六通,能至三百弥佳,令人齿坚不痛。次则以舌搅漱口中津液,满口咽之,三过之。次摩指少阳,令热以熨目,满二七止,令人目明。每旦初起以两手叉两耳极上下热挼之二七止,令人耳不聋。次又引两鬓发举之一七,则总取发,两手向上级势抬头一七,令人气血通,头不迫。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以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这个周身按摩的方法为后世医家所接受,因而流传下来,直到清代,甚至20世纪初期的一些养生书籍中都记载着这个方法,可见影响之大。总之,《养生延命录》对于推动养生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佛家养生思想的渗入。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始入中国,明帝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法兴而僧徒渐盛,至东晋南北朝,佛和道则成为当时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佛学的传入,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佛学本身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彻悟成佛”,然而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进行修炼,所以佛学中也含有与佛教教义结合在一起的有关养生健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如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有强健身体、却病延年作用的。又如达摩《易筋经》原为佛门养生健身功法,后成为中医养生学中的健身术之一。此外,佛学讲究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因而十分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其寺院地址的选择多为环山傍水,山清水秀之处,既是佛教修行之处,又是养性怡人之环境。还有,佛家的不少戒律,是对酒、色、食、财等诸方面欲念的节制和约束,以使人专心修禅,这种思想融入养生学后,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养生学“固精”、“节欲”、“养神”的内容。

唐代名医孙思邈养生说。孙思邈,陕西耀县人,集前代医、道、佛、儒各家养生之说,加上自己数十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养生专论,内容丰富,功法众多,在我国养生学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突出贡献如下:

第一,认为人之能否延年益寿,与能否有效地预防疾病、推迟衰老有密切关系,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

第二,奠定了我国食疗食养学的基础。如他明确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急之道,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益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病者,可谓良工。”可见,孙氏认为饮食是防治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他在《千金要方》中,列食养、食疗食物154种,分为谷米、蔬菜、果实、鸟兽四类,其中大部分是日常食品,并论述其性味、功效,以供人们酌情选用。该书又列“补益”专项,对病后虚弱、年老体弱者,提供了不少有益方剂。

第三,强调性的卫生。他认为既要适当节制,又勿强忍硬抑,如他在《千金要方·房中补益》里说:“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为了防止性生活不当引起或诱发某些疾病,还明确指出:“男女热病未差,女子月血、新产者,皆不可合阴阳”(《千金翼方、养性禁忌》)。

第四,重视妇幼保健。他破历代医书之惯例,在《千金要方》一书中,首例妇科三卷,次列儿科二卷,除疾病治疗外,对妇幼保健的论述甚详,称得上是世界上从社会角度强调妇幼保健的第一人。

第五,融道、佛、儒、医于一体,收集、整理、推广养生功法。孙思邈认为导引、吐纳、按摩等并非少数隐士、佛、道所行的神秘之法,一般人均可进行。他说:“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健康便为常然。”

从上可以看出,孙思邈不愧是个养生大家,其主要著作《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几乎概括了过去与当时的主要养生论述,同时还引进了国外的养生资料,因而成为研究宋代以前的有关养生方面的重要著作,是我国养生发展史上有价值的医学文献。

至今尚存的养生学专著,以这一时期为最早,有晋许逊《灵剑子》,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隋巢元方《巢源补养宣导法》,唐王煮《外台辑养生导引法》等,共十一种。其书佚存目者,尚有张湛《养生集要》、王仲丘《养生纂录》、高福《摄生录》、郭雯《摄生经》、斐煜《延寿赤书》。郑景岫《四时养生论》、穆殷《四气摄生论》等七种。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