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我们横扫“燥”气

  夏天结束了,天高气爽的秋季开始来到,这是个气候干燥的季节;秋风阵阵,带给人们的是肃杀意境,一片“燥”情。

  合肥市某公司 36岁的女员工魏莉,近来不知何故常烦躁不安,并有记忆力减退,以及发热、食欲不振及恶心、和心慌等症状。老公说她“喜怒无常”、“神经病”,办公室同事仿佛也在有意或无意地躲避他,使她十分痛苦,脾气也就越来越坏。前几日,她因在公共汽车上被人踩了一脚,竟然不由自已地跟对方撕抓起来,将对方脸都抓破了。回家后又因家庭琐事与老公发生口角,老公气愤地要同她离婚……

  “我这是怎么啦?”魏莉不明白地反问自己。


  魏莉很可能患上了秋季的一种——“焚风病”。

  何谓“焚风病”?

  “焚风病”,并不是什么新的病名,只不过是有关专家对一些季节“情绪烦躁征”的俗称,其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惹或抑郁、记忆力减退,以及发热、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和心悸等症状。

  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加,人们容易出现暴躁易怒的精神状态。其次,除了气温的变化外,还与人体出汗多以及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这些因素会使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因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令人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而精神病学家研究也发现,当暖流入侵时,精神病人情绪躁动、摔东西、自虐(含自杀)的几率也比平常高出许多。可见,秋季因气候干燥的缘故,便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心境、行为等。因为气候干燥,人的饮食量和睡眠均会受到影响,再加上“燥”火“燥”气,很容易使人的大脑神经活动受到影响,引起情绪烦躁、思维混乱、爱发脾气、注意力分散、健忘等;还有人表现出心情抑郁、心境低落、做什么事都没兴趣,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工作、对同事、对亲人缺乏感情和热情;少数人还出现和老年偏执性障碍一样的症状,如反复地洗澡、洗脸、洗手,要求别人也与自己一样,容不得别人反对,否则就会勃然大怒,甚至不吃饭、不睡觉等。有关专家认为,这种由秋燥引起的情感和行为异常,发生率为10%~15%,尤其是中年女性最容易发生。

  相关链接

  秋燥

  燥是秋天的主气,燥胜则干,引起鼻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纹增多等。“秋燥”则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多发于秋分前后。病症特点是在一般的基础上,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如不及时防治,病邪会深入,病症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危象。

  吃掉燥气

  1.燥在肺卫,主要表现症状为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口鼻干燥、咳嗽无痰、咽痛而干,脉数大。予以辛散甘润治疗。

  桑杏饮,即取桑叶10克、杏仁5克、沙参5克、象贝3克、梨皮15克、冰糖3克,煎水代茶。

   宁嗽定喘饮,即取生怀山药50克、甘蔗自然汁30克、酸石榴自然汁18克、生鸡子黄4个,先将山药煎取清汤一大碗,再将其余三味调入碗中,分三次温服,如药已凉,则重汤炖热,不可过热,过热则鸡子黄熟,疗效大减。

  2.燥伤胃津,主要表现症状为口干渴、尿少、胃纳不佳、干呕,舌淡红无苔,或有裂纹,脉细。予以养胃润燥治疗。

  雪梨浆,即以甜水梨大者1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时时频饮。

  五汁饮方,即取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临时斟酌用量,和匀凉服,若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地黄粥,即取生地黄汁100毫升,先将粳米煮粥,粥兑入地黄汁,搅匀食。

   郁李仁粥,即取郁李仁10克、白米60克,以水100毫升,将郁李仁研成末,滤取汁,加水至1000毫升,入白米煮粥食之。

   取藕粉或百合粉、荸荠粉等适量冲服。

   芝麻粥,即取芝麻仁6克、白米30克、砂糖或白蜜为佐。先将芝麻炒出香味,另煮米成粥,将熟时加入芝麻、砂糖或白蜜。

  3.燥伤肝肾,主要表现症状为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光泽、盗汗、五心烦热或低烧、干咳、痰中带血等,舌无苔,色淡而萎,脉细弱。予以滋阴养血治疗。

  牛乳饮,即取牛乳1杯,重汤炖熟,顿服之,甚者日再服。

  麻仁粥,即取麻仁20克、白米80克,煮粥食用。

  天门冬粥,即取天门冬30克、白米50克,煮粥食用。

  海参粥,即取海参20克、白米50克,煮粥食用。

  阿胶粥,即取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为末,再取糯米煮粥,下阿胶末搅匀食之。

  猪肤汤,即取猪皮500克,白粉250克,熬香,分6次服。

  鸡汁粥,即将母鸡煮烂取汁,加入白米粥内,食用。

  这里要交代的是,以上食疗方应该对症而“吃”,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食用,每次可选2~3种,无需面面俱到。另外,燥证治疗,以甘寒以及咸寒滋阴润燥为主,除有化热化火外,一般不要采用苦寒类的食物或药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