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方式决定人际距离

副标题#e#

  正确解读身边人的各种非语言信息,无疑不仅是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程,也是我们社会人与其他个体打交道时,真正做到“善解人意”所必需的。生活中其实不怕误解,而是怕你把误解当成事实或者不肯给对方提供改变机会的可能。难以尽述,我想从我们每个人常用的交谈方式谈起如何领会对方心理的想法。

  交流大致分为文字的、语音的和面对面的三种。一个好朋友跟我说起他跟电视台的合作,编导与他之间,大事小事全用短信。他们不定期会合作一次,朋友会提前接到短信通知来做节目。切记不要提前到,因为对方很忙,编导一定会按时与你共事,并完成工作;工作完成后编导立刻重新投入到他的工作,而朋友也必须立即离开。有时候,编导会在本次工作完成,邀请你给提点下次合作的建议。不过,并不会留出与你面谈的时间,说我们邮件沟通吧。于是,朋友的策划用邮件发过去,他会回复“收到”,但并不置可否。直到被询问才说出为什么不用的原因。还有几次朋友为节目提出的建议,编导很有礼貌地都说很好、不错。但节目依旧如前,合作也依旧按部就班进行。编导对朋友从礼节上一直很尊重,编导经常还会说有什么好点子给我们提提,朋友现在也只是嘴上答应,但并不实施,因为他明白,做也是白做。

#p#副标题#e#

  从以上个例来看,编导与朋友之间保持着很标准的商务距离,也很明显编导选择的沟通方式都是商务上较常用,甚至连电话都不用。用礼节的官方文字,这是一种彼此都可以避免带入个人喜好或不好感觉的方法。对于邮件,编导并没打算采纳或回复。相反,朋友开始以为编导真的想听他的个人意见,并产生拉近距离的愿望,曾作过一些努力,由于没有结果而终弃了之。

  以上情况仅粗略分析,重点不在此。而我们日常采用的交流方式,其实本身是有其意义的。短信已经是很多人喜欢的常用沟通方式,不过在情感交流上,文字永远不如声音来的直接和准确。所以一个认识你的人,他会选择一种直接的方式沟通呢,还是会选择一种间接的方式。这取决于多方面,一是、你给他的感觉和接受度,比如我们往往对于比自己阶层高的人见面会觉得拘束(不自在),那通常我们不会选择初次用“见面”的方式;二是、取决于他自己擅长的交流方式,比如有的人就是喜欢用短信,让他下次打电话,他也会有可能忘记还坚持用短信;三是、他预期的两人关系发展,如上例对方就是想保持商务距离,就不会考虑用电话或面谈的方式扩大交流的可能,不提供可能自然就保持现状或者还会倒退。

  所以,我接触过一些人。同样是来邀请你,有的人用邮件先来试探一下,有的人先发个短信,有的人则直接打个电话;甚至有的人直接在第一次电话里就邀请能与你面对面交谈一次。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有对方对你的认可程度的解读,有与自己地位阶层比较后的选择,有自己擅长或常用的交谈方式对于成功的把握,有对于社会上一般采取的方式的比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用直接的方式,不仅是对自己的自信,也是一种想要快速达成合作的表现;相反,有的人本来已经熟悉了,还要回去采用很礼节或委婉或间接或初始最早用过的交流方式,这里面也一定隐藏着自己的思考。是想保持现在的距离吗,还是想抑制一下发展速度,还是有别的考虑

  不知道,我很难一概而论,要就事论事。不过,当对方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交谈方式,似乎已经把你们的未来关系放入了一个他所设想的轨道。你如果想接受那就沿着走下去,如果你觉得不舒服也可以跟对方提出来,如果对方没有“听见”,说明他坚信你们就应该保持这样的关系,就像编导处理朋友的邮件一样,编导自己其实是有思路的,而且轻易不会被改变。所以,有的努力你就真的可以省略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