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应该有“四忘”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该忘的事忘不了。但是,对已历尽沧桑的老人,不该记得的,最好还是忘掉。
  本文作者是台湾中兴大学退休教授。他将老人应该忘记的事归纳为“四忘”,即--忘我、忘形、忘怀与忘机,记得这“四忘”,您会有个既可爱又怡然自得的晚年!

  人生步入老年期,记忆力自然衰退,经常丢鞋帽,眼前事物,瞬息间便不复记忆。因此老人生活中常有“善忘”之事发生,但老人的善忘,只是容易忘记老年期现阶段的事物,对往事旧情,却记忆弥深,而且在老人心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然而,一味地追求过去,一味地以古论今,是否有助于现实?是否有益于身心?应不应加以调适?该忘的是不是应该忘掉?不需要记忆的是不是不要再回溯?近来与友朋晤谈之后,把老人该忘的事,归纳四项:即忘年、忘形、忘怀与忘机。

  忘掉自己的年龄

  “忘年”:老人首应忘却自己的年龄。诗人元结有首诗:“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元结住的不是高楼大厦或别墅庭园,只是竹林里的茅草屋,想来面积也不会太大,在这样简陋境遇中,看看西边的双石峰,悠然自得,还有几个馒头也忘记数了,他活得多么惬意!老人忘记自己的年龄,心理上会减少很多负担。

  老人忘年,还可以消极地解除“乡党叙齿”的麻烦。

  “乡党叙齿”是建立长幼有序的重要伦理观念。宴席坐位、行走次序、甚至发言先后,都以“叙齿”为准则,即是以年龄为顺序守则,不能逾越。所以当年老人们各人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但是,在现代开放的民主社会里,社会伦理观念,群我相处,倘若还斤斤计较“我比你还大一岁”,事事以“叙齿”为准则,就未免太自扰扰人了。

  摆脱形体的羁绊

  “忘形”:所谓“忘形”是指超越自我形体,摆脱形体的羁绊。

  做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者,才更值得被崇敬,即使是贩夫走卒升斗小民,都有他生命史上的鼎盛时期,遑论有大事业大爵位的人物,但是一旦步入老境,则绚烂归于平淡,倘若不再放下,则身心已老,事物俱非,徒生感喟而已!

  尤其一些稍有成就的人,当他到了老年期,成就已上臻限,就应该丢弃造作身段,做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者,才更值得被崇敬。而且,人与人之间,忘却彼此身分,各自超越自我,不拘形骸,友谊会更自然而纯真。

  “忘怀”:所谓“忘怀”即指内心恬淡,不依恋身外之物和名利,不追怀往日荣辱,不计及过去恩怨,将心中所系念的事事物物一手抛开,一脚踢去,全都忘了。老人的岁月旨在颐养天年,即使想追求名利,体力智慧皆有未逮,人事上的恩怨则事已过境已迁,理它做啥!谈起“想当年”,已引不起他人兴趣了。

  涤净计较的心机

  “忘机”:要涤净与他人计较的心机,要心无纷争,养成纯真的意念。

  老人入世已深,阅历已多,在娱晚景度余年之际,心态应是返朴归真,淡然自处。遇到复杂之事,视之若单纯;遇到横逆之行,处之以泰然,遇到伪诈之徒,待之以真诚。人生所遇到的事物,早已看透,还有什么可争的?何必用什么心机?饮饮酒,听听琴声,可以忘机;谈谈天,结交些旷达之士,也可以忘机。这儿且各引诗句为证:李白:“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白居易:“耳根听得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司空图:“语到忘机近佛人”;储光义:“达士志寥廓,所在能忘机”。

  老人能否做到忘年、忘形、忘怀与忘机,要看各人修养。但是,自求多福,操之在我,聪明的老人应该会调适自己的境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